“韓遂小人,不來打我們就已經很好了,依我之意,歸順曹操也沒什麼,沒看書信上說的,我們可以繼續統領自己的兵馬嘛!”張橫也開口說到。
“對,如果不行,再反悔也來得及,反正兵馬還在我們自己手中。”侯選也對歸順曹操沒有意見。
“那行,我們三個人一起共進退!隻是不知侯兄,成宜有沒有聯絡上,他到底是什麼個態度?”程銀說到。
“剛才就想和程兄說,成宜已經回複,肯定不會聽命於韓遂,韓遂如果前去攻打,他大不了就歸順曹操,求救於夏侯淵。”侯選答到。
“哦,原來成宜的心思竟和梁興、李堪二人差不多。”程銀說到。
“程銀言下之意你已聯係了梁興、李堪二人,而且二人也有防備韓遂,投靠曹操之意?”侯選問到。
“是的!”程銀點頭說到。
“如此說來,竟有六部有歸順曹操之意,看來西北要變天了。”侯選感歎到。
“是啊!馬超如今肯定翻不出什麼風浪了,韓遂就算再強大也難逃歸順或者被滅的結果了!”程銀也唏噓到。
“既然這樣,晚投不如早投,我們三人馬上給夏侯淵回複,表示我們願意歸順曹丞相,並且送信於成宜、梁興和李堪處,告之我們三人的決定。”侯選說到。
“侯兄說得是,張兄你和侯兄馬上回去,然後我們各自回複夏侯淵,表示願意歸順,並告之成宜、梁興、李堪三部之意願,說不定還算一個功勞呢!”程銀說到。
“好!”張橫、侯選二人同時應到。
建安十八年十二月中,曹操封張橫、程銀、侯選、成宜、梁興、李堪六人為列侯,各自統領手下兵馬,但需受夏侯淵節製。
韓遂聽聞,大罵六人背信棄義,又怕楊秋和馬玩二人也歸降曹操,所以一改往日高傲的態度,小心示好二人,希望能夠讓二人一直跟隨自己。
槐裡馬超聽到這個消息,頓時不知如何是好。
現在的西北已經分為兩方,一方是以曹操為主,關中六部為輔;另一方以韓遂為首,楊秋、馬玩二部為輔,按兵力來言曹操這邊稍稍占優,但韓遂久在雍涼根基甚廣,所以最後鹿死誰手還是未知之數。
但是對於馬超而言,兩邊都是敵人,兩邊都惹不起,因為經過郿縣一戰,自己的人馬已不足三萬,而且最精銳的人馬都已經和父親一同而去。
“伯瞻啊伯瞻(馬岱的字),不知你已經到了荊州沒有……”夾在兩方中間確實不是什麼好滋味,馬超知道稍有不慎就會全軍覆沒,家破人亡,不知道馬岱去了荊州會不會有什麼好消息,不知道韓宇將軍會是一個怎麼樣的人物,既然父親和二位小弟都對此人推崇備至,想必定是一位英雄豪傑,馬超心中也不由生出想見韓宇一麵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