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和自兩家交兵後,已經許久沒有董允的消息了,得知巴郡各地都已歸降韓宇,卻不知董允如何選擇,所以在商議時已經極少發言,擔心禍從口出,如今見劉璋相問,隻好答道:“主公,誠如王從事所言,甘寧大軍雖然兵臨城下,但是成都城高牆厚,要想攻下成都估計不易,不如靜待雒城戰況再行定奪!”
劉璋性子本就猶豫不決,聽董和說完覺得他說得非常對,既然現在決定不了,不如就拖些時日再說。
“嗯,幼宰所說有理,歸降之事日後再議!”自韓宇起兵,劉璋夜不能寐,說完回內堂休息去了。
龐統見劉璋沒有回複,知道劉璋至少目前還不死心,但成都城牆高大,自己又隻有二萬人馬,不易攻取,一麵命人往雒城和李嚴處打探消息,一麵下令建造攻城器械,做好攻城的準備。
劉璋在城中好好的休息了一天,見甘寧軍沒有攻城,心中稍安,正欲再回去休息休息,不想吳懿敗軍而回,報告雒城失守,劉循也生死不明。
劉璋聽了大驚失色,暈到在地。吳懿等人見狀馬上把劉璋送入內堂,並叫醫官前來。
良久,劉璋悠悠醒來,見吳懿立在床前,開口問道:“子遠,你說循兒是死是活?”
“主公,子遠實在不知!”吳懿隨後詳詳細細的把雒城失守和回來路上遭遇伏兵的事向劉璋說了一遍。
劉璋聽完心中稍安,說道:“子遠,日前龐統曾有書信進城,勸我獻城投降,眾人意見不一,依子遠之見,以為如何?”
吳懿答道:“益州乃主公基業,旁人豈可議論,是戰是降理應主公自己作主!”
“話是這麼說,如果戰,怕守不住成都,徒丟益州子弟性命,但如果降,又怕鎮南將軍記恨在心,置我劉家上下於死地,所以難以抉擇,還望子遠教我!”劉璋煩惱的說到。
吳懿聽完說道:“既然主公心有所慮,不如派人前往雒城打探,如果韓宇沒有殺了世子,說明韓宇對主公積怨不深,日後就算不厚待主公,應該也不會為難主公,如果世子已死,主公退無可退,不如放手一搏,以慰世子在天之靈!”
“好好!就這麼辦!子遠你速速派人前往雒城打探消息!”劉璋急切的說到。
“是,那主公好好休息,我這就去安排。”
………………………………
二日後,韓宇大軍來到,甘寧、龐統得知急忙前來相見。
眾人多年未見,相逢自是歡喜萬分,禮畢,龐統說起劉璋拒降之事,韓宇知道以劉璋的性格,投降是必然的,現在還沒投降說明他心中還有想法或是顧慮,聽說李嚴大軍四天後也可到達成都,心想不若讓劉璋看看自己的實力,到時候再拉出他的寶貝兒子,看你還會不會拒降,於是決定各軍緊守營寨,謹防劉璋軍出城偷襲,一麵派人前往李嚴處,催他速來成都會合。
劉璋得知李嚴所派之人打探不出劉循的生死,又見韓宇軍按兵不動,遂向吳懿詢問對策,吳懿建議不如等待韓宇派人前來相商歸降事宜,劉璋從之。
三日後,李嚴率軍趕到,三路大軍十萬人馬終於合圍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