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連鎖反應(2 / 2)

曆史上早於公元214年去世的荀攸,因為荀彧臨終前的囑托,近幾年少作操勞,所以至今身體尤健。見王朗等人勸進曹操進位魏王,提出異性不得稱王的舊製,反對曹操進魏王。

漢獻帝劉協聽了見一旁的曹操沒有反應,而且其他眾臣也沒有反對,所以不敢不從,即刻下旨封曹操為魏王,邑三萬戶,國都鄴城,位在諸侯王上,奏事不稱臣,受詔不跪拜,以天子旒冕、車服、旌旗、禮樂郊祀天地,出入得稱警蹕,宗廟、祖、臘皆如漢製,王子皆為列侯。

曹操欣然從之,以五官中郎將曹丕為魏王世子。至此,曹操名義雖非天子,但實際已經有天子之實。

荀攸回府之後,眼見曹操篡漢之心日隆,已背離當初穎川士族支持曹操之本心,遂以身體不適為由,居家不出。

魏王曹操聽聞,也不以為然,竟還說出一句公達在學昔日文若也!

荀攸聽聞,知道今日反對曹操進位魏王之舉,已經惹怒到了如今猜忌心愈重的曹操,為了保全荀氏一族,也算是為了不讓曹操為難,召荀彧長子荀惲、六子荀顗前來,托付了一些重要之事後,自行了斷,對外宣稱突發疾病,暴斃身亡。

曹操得知荀攸去世,心中已知其中緣故,回想曆年來荀攸之功勞,不由淚若雨下,深感懊悔,所以命以列侯之禮厚葬,自己也親自前往荀府祭奠。

太尉楊彪,早年爵位被奪,正在弘農稱病不出,聽說曹操不遵舊製,進位魏王,忍不住上書彈劾。隻是現在的朝堂都由曹操把控,曹操想讓獻帝看到哪些奏章就哪些奏章,楊彪的奏章怎麼可能上承到獻帝那裡。

弘農楊氏四世三公,名聲顯於天下,曹操雖然震怒,但楊彪畢竟賦閒在家,不能治罪於他,所以牽怒於楊彪之子丞相府主薄楊修,以小事罷免了楊修之職,命他回弘農老家閉門反思。

中尉崔琰,字季珪,清河郡東武城(今河北省故城縣)人,出身清河崔氏。東漢時期大臣、名士司空崔林從兄。

崔琰早年師從漢末大儒鄭玄。最初跟隨冀州牧袁紹,官至騎都尉。曹操平定河北後,授冀州彆駕,遷丞相東曹掾,教導世子曹丕,侄女嫁給平原侯曹植。曹操成為魏公後,擔任魏國尚書令,後升遷中尉。

曹操進封魏王,得崔琰薦舉入仕的楊訓上表頌曹操功德。有人笑楊訓浮偽,說崔琰舉人失當。崔琰看了楊訓之表,發了一些議論,諷刺那些人議論不循情理。但卻有人誣陷崔琰以此“傲世怨謗”,曹操聞聽大怒,將崔琰收入獄中。崔琰神色不變,行若無事,又被人讒陷。曹操遂下令賜崔琰死。於是崔琰含冤而死。

獻帝劉協見曹操篡漢之心日盛,驚恐萬分,常常夜不能寐。

少府耿紀見之,謂:“今天下諸侯皆亡,唯鎮南將軍存之,且有忠君愛國之心,不如許以高官,命他北伐中原,救陛下於水火!”

獻帝從之,遂再行衣帶詔,封韓宇為征南將軍,命他伺機北伐中原。

耿紀少有美名,辟入公府,深受曹操敬重,出入宮闈並不受守衛搜查。

耿紀出宮之後,暗中派一心腹之人扮成流民,攜衣帶詔前往襄陽。

襄陽諸葛亮得之,大喜,忙命諜報司往葭萌關報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