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在摸金派中沒有正式的師徒傳授關係,而隻需要懂得行規術語,並且在行動中予以貫徹,就可以被當做同門。摸金派也有自己的身份認證係統,即擁有佩戴摸金字符的人才會算作真正的摸金派門人。
何雨柱聽到這裡嚴重懷疑老蕭會分金定穴,鬨不好也是摸金校尉出身,不過老蕭不說,何雨柱也懶得多問!反正能為我所用就可以了!知道太多也沒必要。
老蕭繼續說發丘派,標誌就是盜墓時持有不可替代的銅印。
發丘派在盜墓史上晚於摸金派出現,到了東漢時期才有,其門人自稱發丘將軍,又被稱作發丘天官或發丘靈官。
其實發丘將軍與摸金校尉在盜墓的手段上沒有多大的差異,主要利用星象和堪輿確定墳墓和墓室所在地再進行盜掘,但技術上稍遜一籌。但是發丘將軍有著與摸金校尉不同的行事風格和門規。發丘將軍往往以當鋪掌櫃或者古董商人的身份掩護,一般不會輕易出手,隻有某些大型陵墓才能調起他們的興趣和胃口。
另外發丘將軍比較注重合作,一般都會邀集多人共同行動,與喜歡單打獨鬥的摸金校尉截然不同。發丘將軍行事穩妥,不喜冒險,借助團隊的力量,再加上事前精心計劃製定各種應對預案,事中按部就班的遵照執行,可以保證盜墓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雖然發丘將軍盜墓的困難程度要小很多,危險性也大大降低,但是事後的分贓不均以及保密的問題卻會引起很多麻煩,正所謂有得必有失,所以發丘將軍有大量門規是針對分贓的時候和保密協議製定的,但極少為外人所知。
發丘派據說有一枚發丘銅印,力量非凡,上麵寫有"百無禁忌"四字,但是在發丘派裡有著崇高地位的發丘銅印最後還是不幸被毀壞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乾活的人多了就可以"百無禁忌"呢?
據說發丘將軍是盜墓四派中唯一不忌諱與官府合作的組織,這也為其他盜墓門派所不齒和鄙夷。但是與官府合作的發丘將軍在清代卻受到了外族迫害,不得不流亡海外,混跡於東南亞以及美洲地區。
當然他們不會英雄無用武之地,在諸多大型陵墓的考古挖掘中他們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時,在國內外族迫害中存活下來的發丘將軍也有很多人成為考古學者或者在考古政府部門任職,體現了發丘將軍極強的適應能力和變通精神。
第三是搬山派,模仿
道士施行"搬山分甲術"。
搬山派在秦漢時期就初步形成了,但是一直等到清朝中葉才發展壯大起來。
搬山派采取的是一種俗稱"開喇叭"式的盜墓方式,這在武術裡就像是以勁道取勝的門派,擅長的自然是些"大力金剛掌"之類的,而不是像武當太極八卦陣一類以柔克剛的招數。
搬山派采用的所謂開喇叭的盜墓方式是指通過打通墓葬從而使其通風,這樣做的方式是搬山派門人即搬山道人在墓葬裡暈厥的危險就極大降低了,但是對墓葬的破壞性實在太大,尤其是使得墓葬失去了保護,各種其他損害就會隨之而來。
bqg789.c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