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莫斯科沒有眼淚,隻有伏特加!(第三更!)(1 / 2)

“就是就是,搞科研容不得一絲一毫的弄虛作假,董事長,我現在就去幫你收拾行李,你待會兒就可以去……你現在就可以去了,到科學研究院不遠,沒必要帶行李去。”

“不對,我們應該一起去,這個萊茵鋼鐵我們從來沒聽說過,唯一一次聽說還是在草原上競標,他們那一次表現的實力確實可以,但遠沒有達到這種可以霸榜的程度。”

“走走走,一起去!”

“去個球,你看一下下麵這些,你們注意看一下一等獎那些。”

“增材建造……火箭發動機……一體化建造火箭發動機,他們這火箭發動機不需要維修嗎?”

“維修個錘子維修,你的火箭發動機隻用一次,你修和不修有什麼區彆?”

“可他們這裡是要重複利用的!”

“他們這個搞法,相當於是把火箭發動機變成耗材,就像飛機發動機那樣,200個小時或者300個小時過後,就直接扔掉。”

“他們怎麼連燃氣輪機都給突破了?你看還有這個航母鋼!”

“不是,他們不是一個陸軍裝備製造所嗎?怎麼還有海軍的……臥槽,他們居然還有自己的獨立造船廠?”

“你們都看後麵乾什麼,看特等獎那個風洞群,他們的名字居然排在載人航天前麵。”

“董事長,這我就必須要好好說一下你了,你看看人家萊茵鋼鐵,再看看你,我覺得你必須要支楞起來,給我們兵器總公司當個榜樣。”

“董事長,你去哪裡呀?董事長?”

“董事長你生氣了?”

兵器電子公司。

“你看這個有源相控陣雷達,他們居然就已經……已經開始量產了,他們腦袋到底是怎麼長的?”

“問題不在於量產,問題在於這裡,你看這裡的說明,該雷達專門用於船舶,同時可以配合電子戰模塊進行電子壓製。”

“我們的雷達現在進度如何?”

“我們的雷達……還行,能用,但是遠沒有達到量產化的程度,最主要的問題還是我們要穩,不能急。”

“那我們什麼時候能夠達到量產化的程度?”

“這個我們還得看他們這個雷達,如果他們的雷達比我們先進,那我們量產化出來也沒有用處,純屬浪費錢。”

“如果他們的雷達不如我們,那我們就可以量產。”

“也就是說,我們的研究有可能作廢?”

“事實就是如此,這就是科學,領先一步,就要後來者花費無數的代價去追趕。”

“行吧,今天大家就先休息,有什麼事明天再說,我回去找一下領導。”

兵器裝備總公司。

“不是,這幫人怎麼連軍艦都能造?上次在草原,那個裝甲車招標的時候,他們那裝甲車看著還行,怎麼突然就跳到海軍了?”

“誰能告訴我,這樣一套燃氣輪機,能夠給多大的一艘船提供動力?”

“如果這個燃氣輪機的數據是真的,那最少可以驅動一艘1萬噸的船。”

“你說1萬噸?確定沒有搞錯?”

“確定以及肯定,而且是電推!”

“電推有什麼好處?”

“電推的好處就是可以使用各種大功率的設備,並且船隻的整體布置可以更加的順手,因為沒有中間那一根大曲軸,那根非常礙眼的大曲軸。”

“而且他們的燃氣輪機材料突破,也可以順手用在航空發動機上麵,也就是說,他們甚至可以造飛機。”

“艸!”

“董事長,您看……”

“我看什麼看,我隻有這一點水平,我最多就是在資金上麵,往你們研究所上麵傾斜,可問題是資金隻有那麼一點,我給你傾斜也沒用。”

“不是,我的意思是,董事長,你要不要去這個萊茵鋼鐵取一下經?”

“你們二院的經費,從下個月開始削減一半。”

“董事長,我剛才說的都是胡話。”

…………

科學研究院,蔡鬆左右手各拿著一個電話,不停的拿起,然後又不停的放下。

大半個小時過後,辦公桌上的電話才徹底停歇,才徹底沒有動靜。

等了足足5分鐘,沒有聽到電話響起,蔡鬆整個人靠回椅子上,發出了一聲滿足的歎息:

“啊,沒有電話的感覺真好,話說老鄭,為什麼就沒人給你打電話?”

在他對麵,鄭興國也坐在旁邊,他的麵前也有兩個電話,隻是他那兩個電話從始至終都沒有響起過。

伸手將麵前的電話往旁邊挪一點,鄭興國一本正經地說道:“我是副院長,你是院長。”

“話說,這些電話裡都在問什麼?”

蔡鬆站起身,拿起桌上的陶瓷茶杯,往飲水機走去,邊走邊解釋:“還能有什麼?”

“無非就是說這一次的評比存在弄虛作假,怎麼可能有一個單位報送那麼多項目。”

簌簌……

水龍頭將陶瓷茶杯灌滿,蔡聰又回過頭,臉上掛著玩味的笑,滿臉玩味地說道:

“最好笑的一點,是他們害怕名單上的那些技術是真的,但同時又害怕那些技術是假的。”

“或許,這就是那些年輕孩子們說的,既怕兄弟過得苦,又怕兄弟開路虎。”

“對了,路虎是一輛車嗎?”

話題突然轉到車上麵,鄭興國有一點懵,但他很快就清醒過來,摸著頭說道:“是一輛車,一個英國的車,去年剛進入國內,還隻是注冊了名字,還沒有正式開賣,在經貿中心那邊有一輛展覽的車。”

“價格挺貴的,不過看起來挺霸氣的,對得上路虎這個名字。”

“你剛才說的那句話,用來形容他們現在的心情剛好。”

在鄭興國說話的時候,蔡鬆已經回到了椅子上,抿一口茶水,他又突然問道:

“我們要不要組織一個調研團隊去萊茵鋼鐵?”

“林語不在,你組織了也沒用。”

“他不在?”

“我昨天聯係他,告訴他榜單出來了,問要不要給他送一份過去,他說不用,他在忙,最近兩天還要出國。”

“那等他回來再說。”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