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昊宇在黃小山與付佳走後,他回到辦公室坐下,隨後有開發區拆遷安置辦主任何新河,進來彙報工作。
“楚書記,我是拆遷辦主任何新河,來向您彙報下開發區的拆遷安置工作。”
何新河態度誠懇,但又拘謹地對楚昊宇說道。
“哦!,是拆遷辦的何主任,坐吧!,坐下彙報。”楚昊宇不苟言笑地指指辦公桌前的椅子,對何新河說道。
何新河規規矩矩地坐下,他將手中的記事本翻開,然後開始向楚昊宇彙報。
“楚書記,我們開發區從籌建開始,到目前為止,一共拆遷了三十三個自然村,合計三千四百多戶,拆遷總人口為一萬五千多人。開發區在園區附近建有安置房,對這些拆遷戶進行了妥善安置”。
楚昊宇點點頭,隨即問何新河,“安置房解決了,那這些農戶失去土地後,他們依靠什麼生活?”。
何新河趕緊回答道:“楚書記,這些拆遷戶,在得到土地補償之後,有部分去做小生意,還有小部分安排在開發區的企業中打工,另外有部分在市區自謀職業,餘下還有部分等著我們進行安排”。
楚昊宇眉頭一挑,“等你們安排?,目前開發區就那麼幾家企業,你們怎麼安排?”。
何新河臉色一滯,他苦笑地說道:“楚書記,這個問題我正要向您彙報,原先開發區對拆遷農戶有過承諾,可以幫助他們解決就業問題,哪知園區的招商工作一直跟不上,以致入駐園區的企業寥寥無幾,致使安置勞動力就業的問題也受阻,我辦公室三天兩頭地有人來鬨,要我解決他們的就業問題”。
楚昊宇點點頭,何新河反映的這個問題並沒誇張,開發區安置拆遷農戶到園區企業中就業,這種安置方法可以說是所有開發區目前通用的辦法。這種辦法,不僅是解決了拆遷農戶,在失去賴以生存的土地後,能夠獲得新的工作崗位,有新的謀生職業。而且也解決了企業的勞動用工問題,可以說是一舉多得,一舉多贏的局麵。
但是這一舉多贏有個先決條件,那就是開發區得有大量的企業入駐,這樣就有更多的崗位來安置勞動力就業。事實上,楚昊宇他們這個開發區,目前不具備足夠安置剩餘勞動力這個條件。
楚昊宇略作思考,他對何新河說道:“你反映的這個安置就業問題,我也有所耳聞,但是在近段時間,恐怕還不能馬上解決,你要有點耐心,對要求安置就業的同誌,儘量多做做工作,我相信這個問題要不了多久,就會得到解決”。
何新河微微苦笑,“楚書記,我理解開發區目前的困難,說實在話,要想儘快安排這些人就業,起碼要幾家中型企業來投資,但是就眼目前來說,這也不是一下就能實現的,我會按您的指示要求,儘量做他們的安撫工作”。
楚昊宇微微一笑,“你也彆感到委屈,我相信這事難不倒你。另外,目前開發區的拆遷工作完成到什麼程度了?”。
“楚書記,開發區的拆遷工作,之前在市委市府的統一部署下,我們已經基本完成規劃要求,現在在進行一些收尾工作。”何新河如實地回答楚昊宇的問題。
楚昊宇點點頭,“行,你反映的情況我基本上了解了,之後有什麼問題,你及時來跟我彙報”。
何新河一聽楚昊宇的話意,他立馬站起來,滿臉堆笑地對楚昊宇說道:“楚書記,我會嚴格按您指示去做,那我回辦公室去了”。
楚昊宇在何新河走後,他正準備好好思考下,怎麼向市委彙報再生塑料廠的問題,突然門口又傳來敲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