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項錦春和武宏偉,以及調研組來到富陽的第二天開始,調研組在富陽城市建設領導小組的引領下,開始了對主乾道的實地調研,以及對數據方麵的綜合分析。
在項錦春和武宏偉,以及調研組在富陽調研的時間內,楚昊宇是非常忙碌的,除了要按時抽出時間去陪項錦春和武宏偉兩位領導,而且他還有不定期地去看看調研組的調研。
楚昊宇同時也按照武宏偉的提示,將原來的高架貫通設計,進行局部修改。他將幾處人流量不大的地方,由高架重新改回到地麵交通,並對主乾道上,交通最為擁堵的兩個交叉街口,進行了高架環島引流設計。
調研的工作進展得很順利,項錦春和武宏偉在富陽前前後後待了五天後,調研組圓滿完成了在富陽的調研論證任務。隨後楚昊宇與卞嘉豪,以及項錦春將武宏偉和調研組的成員,一起送上了回燕京的航班後,楚昊宇和卞嘉豪緊接著又將項錦春一行送回省府。
回到富陽後,楚昊宇好好地休息了一個晚上,第二天他剛一上班,就聽到了田平,向他彙報了一個不好的消息。
“市長,在主乾道西端拓寬拆遷的範圍內,有一棟臨街的門麵房,在拆遷人員上門動遷時,他們在市裡原有的補償上,竟然獅子大開口,提出了高出一倍的補償要求,而且還放言,如果我們不按他們的要求給予拆遷補償,他們的門麵房絕不會拆遷。”
“市長,負責這片拆遷工作的同誌碰到這種情況後,他們感到非常棘手,隨後將情況如實地彙報到我這裡,所以,您看······?”。
田平彙報完後,他憂心忡忡地看著楚昊宇。
“這是什麼時候出現的事?”
楚昊宇喝了一口茶水,他抬頭問了田平一句。
田平趕忙回應楚昊宇的問話,“市長,據負責拆遷的同誌介紹,這件事情是在調研組在富陽調研的過程中發生的,由於當時他們看到市府都在忙於配合調研的工作,所以就沒拿這件事來打擾。他們這是看到調研組走後,這才向我進行了彙報”。
楚昊宇點了點頭,他隨後對田平說道:“這個負責拆遷工作的同誌,還是很顧全大局的,不過,他對這起門麵房的主人,了不了解,有沒有這家的具體信息?”。
“有!,市長!”
田平肯定地回答了楚昊宇,並且還附帶地點了點頭。
“那行,你介紹介紹這家的情況?”楚昊宇不憂不喜地抬了抬手,然後端起水杯繼續喝了幾口茶。
“市長,這家門麵房房產證上登記的名字叫彭紅,她是名女同誌,現年三十九歲,是市房產局的一名工作人員。”
“哦!,這個信息倒有點意外!”
楚昊宇抬了抬眉頭,他放下了茶杯後,隨即問田平,“既然這個彭紅是市房產局的工作人員,難道她不知道市府在高架建設上的態度嗎?,她選擇這麼做,不會是有什麼依仗吧?”。
田平苦笑了一聲,“市長,她有什麼依仗,這個我倒是不太清楚,不過要說起他的丈夫,我相信市長對他非常有印象”。
“她丈夫是誰?”
楚昊宇從田平的話中,似乎嗅出了不同的氣味,他在田平的話音落下後,隨即問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