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章涼州下書(2 / 2)

街亭由三國演義中馬謖失街亭,諸葛亮揮淚斬馬謖而名聲大噪,逐漸在周圍形成經濟重鎮,商賈雲集,買賣興隆,販賣絲綢,茶葉的駝隊首尾相接,一派繁榮景象。

涼州刺史發下公文征兵,優厚的待遇引得青年紛紛參軍,地處西陲邊塞,增兵防範敵國來犯。割據並州的匈奴人劉淵在永興元年(304年)以“兄亡弟紹”為名建立漢國,設置文武百官,追尊後主劉禪。矛頭直指洛陽,雄心壯誌欲吞並諸國一統華夏,這也給周邊的割據勢力帶來前所未有的壓力。

慕容棹在街亭停留兩天走天水到隴中,前麵是荒漠地帶,天氣越來越寒冷,棉衣甚至抵擋不住寒風的狂吼。金城(今蘭州)過後快到姑臧(今武威)。行進的速度逐漸慢下來,算一下日期已經到了十月十八,成都出來已經半個多月了。又走了三天終於到了姑臧,慕容棹找店房休息一日,自己親自來刺史府下書。門人稟報進去,等了有兩刻鐘門人出來帶慕容棹進去。

刺史府修的很氣派,用的是重簷硬山頂黃色琉璃琉璃瓦,三層院,頭道院辦公舉行儀式之類的場所。二道院接見貴賓,家宴的位置。後麵是家眷住的。雖處在偏遠地帶修的房屋也極其奢華。

張軌,字士彥,安定烏氏人,是西漢常山景王張耳的第十七代孫。家族世代舉孝廉,以專攻儒學著名。張軌的祖父張烈為曹魏外黃縣令,父親張溫為太官令,母親為隴西辛氏。張軌坐在太師椅上,身材消瘦,長臉短須,束發冠金簪彆頂,身上衣服長袖大衫,右衽交領,衣長及地,腳下一雙高齒履。慕容棹走到近前一揖到地說道:“見過刺史大人,我奉成都王之命前來下書!”說著拿出書信。張軌接過書信“啪”一聲扔到桌子上說道:“成都王,有朝廷的聖旨和官印嗎?自封成都王,此為分明是逆臣賊子,依大晉律令當誅九族。”

張軌骨子裡認為大晉是正統,彆的割據勢力包括匈奴的漢朝都是反叛朝廷的逆臣,也難怪涼州刺史就是朝廷封的。慕容棹見張軌沒有讓座的意思,心中大為不悅的說道:“傳聞刺史大人禮賢下士,功德道講途聞,止殺伐,息刀兵,為民為國鞠躬儘瘁,建集賢館招攬英才,以我看空有其名無有其實,這就是刺史大人的待客之道嗎?”說完慕容棹“啪”一甩衣袖轉身回了館驛。

話不多說的張軌臉紅白交替,忙派人請陰充,氾瑗議事。時間不大二位先生到齊坐定,張軌簡單的說了一下。陰充說道:“大人,聯盟有何不可,相隔幾千裡馳兵援救無異於遠水解近渴,隻是名義上的盟友,明日派人去請下書人隆重接待。”“慢來,幾千裡之遙李雄派人下書不是這麼簡單,江陽郡益州刺史羅尚,梁州刺史張殷,梓潼太守譙登,南夷校尉李翼分作四處虎視成都,若李雄兵敗出秦嶺,涼州可以屯兵暫住,若李雄戰勝易可屯兵漢中進兵洛陽,大晉威矣,我等豈不是朝廷罪臣!“”

氾瑗的話不無道理,張軌一時拿不定注意,“大人,明日派人請下書人當麵問話,我等自有對策。”“報刺史大人,司馬宋大人凱旋而歸!”張軌站起身幾步跑出大殿,到在馬前親自執轡。宋配急忙下馬跪倒見禮,張軌一把拉起宋配說道:“大司馬多日征戰勞苦功高,請到殿內講話!”拉著宋配的手進了大殿。宋配平定鮮卑貴族若羅拔能的反叛,虜十萬之眾。張軌設宴為宋配接風,酒席上說起李雄的事情,宋配聽完說道:“大人,吾為晉臣,雄為晉逆,雖無刀兵對鋒,聯則同為晉佞。千裡之遙,疾行十幾日可達,戰機已失。明日大人修書一封帶回,來去個月餘,來言去語又數月。”張軌滿意的點點頭。

次日慕容棹接到張軌的書信明白了,收拾行裝剛走出館驛,街上一對人馬經過,為首的將軍正是張茂。張茂也看到了慕容棹急忙下馬說道:“慕容少俠,你怎麼在姑臧?快請到府上一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