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艦艇不僅是華國海軍的驕傲,更是國家實力的象征。
華國海軍如今已形成北海、東海、南海三支強大的艦隊,每一支都是國家海上力量的重要支柱。它們共同守護著廣袤的海域,確保國家的海洋權益不受侵犯。
這三支艦隊共計擁有海軍部隊27萬人,他們訓練有素,士氣高昂,隨時準備為國家的榮譽和利益而戰。其中,萬噸以上的艦艇數量達到了驚人的175艘,這些巨艦在海上如同鋼鐵長城,展現出華國海軍的雄厚實力。
而領導這支強大海軍的,正是從係統中召喚出來的米茲上將。其原型為美國海軍名將切斯特·威廉·尼米茲,他以卓越才能和非凡智慧,為華國海軍注入了新的活力。米茲上將並非傳統意義上的恃強淩弱的美軍將領,他更像是一位納爾遜式的將領,穩重而不保守,勇猛而不冒進。他能夠根據戰場形勢靈活調整戰術,以弱勝強,也能在順風時擴大戰果。
兩大副司令分彆是藍星二戰鷹醬海軍元帥蒙巴頓,以及美國海軍上將雷蒙德。
在三位經驗豐富的海軍上將的領導下,華國海軍的作戰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各層級軍官都具備出色的指揮能力,他們能夠根據上級的意圖迅速做出反應,確保戰鬥的勝利。同時,海軍部隊也展現出了極高的戰鬥素養和團隊協作精神。
可以說,如今的華國海軍已經站在了世界海軍的巔峰。無論是艦艇數量、噸位,還是部隊的作戰能力和各層級軍官的指揮能力,都足以讓其他國家望塵莫及。
在寬敞明亮的辦公室內,蘇正陽靜靜地坐在書桌前,手中的毛筆剛剛放下,墨汁還未完全乾透。他長出了一口氣,似乎是在釋放長久以來積壓在心中的壓力。雙目中閃爍著銳利至極的目光,如同夜空中最明亮的星辰,透露出一股不可一世的英氣和決斷。
桌麵上鋪開的宣紙上,赫然寫著“流灣”兩個大字,筆力遒勁,氣勢磅礴。這兩個字仿佛承載了蘇正陽無儘的野望和決心,透露出他對兩年前南國政
權殘餘勢力撤往流灣島一事的耿耿於懷。
兩年時間轉瞬即逝,華國在這段期間經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蓬勃發展,軍事力量也日益壯大,已經足夠支撐起一場跨越海洋的戰役。蘇正陽深知,現在是時候采取行動了。
他巡視南海艦隊的目的明確而堅定——為即將到來的戰火做好充分的準備。這一次,他不僅要收回被侵占的流灣島,還要實現自己一直以來的夙願——踏足扶桑本土,馬踏富士山,俯視京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