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超越時代局限性的人(2 / 2)

齊國臨淄城最高的酒樓。

坐在六樓高處的易承,看著下方城中熙熙攘攘的人群,遠處高大敦厚的城牆,城門外綿延至東海的道路,心中有些感慨。

九十多年前,他第一次來樊樓時,也是在此處登高飲酒。

那時他剛剛結識孫臏和禽滑釐,正打算在齊國朝堂上一展手段。

九十多年後,他又來到此處,隻是物是人非,當年所熟悉的那些人,如今都已經成了曆史,就連這樊樓,也已經是推倒重建了兩次。

坐在對麵的張蕤吃飯很豪邁,半臂長的羊腿被他用短匕切開,然後將短匕縱橫切上兩道,手中的動作不停,一柄短匕上下翻飛,飛快的繼續切割著他麵前的那一大塊羊腿,隻消片刻,一塊羊腿就被分割成幾十片肉片,而羊腿上隻剩下一根光溜溜的腿骨。

“蕤兄弟好刀法。”易承喝了聲彩。

“誒,區區切肉的本事,算不得刀法。”張蕤用刀挑起一片肉片,手腕一抖,肉片便在小碟裡沾滿了醬料,隨後送入口中。

坐在張蕤身旁的張良吃的就斯文的多,他麵前的碗筷被他擺放的整整齊齊,吃飯時麵色平靜,不露牙齒,也幾乎不發出什麼聲音,夾菜,咀嚼,吞咽都是一板一眼,很有儒家弟子的風範。

易承也夾起一片羊肉,沾了沾醬料,“不知子房兄和蕤兄弟今後可還有什麼打算?”

張蕤一邊嚼肉一邊含糊答道:“能有何打算?某一切都聽子房的。”

張良沒有說話,而是端起旁邊桌案上杯盞裡的湯水喝了一口,這才端坐直身子答道:“確實無甚打算,太子丹刺秦失敗,短時間內,恐再無機會,隻得從長計議。”

“這倒也是,此次刺秦失敗,秦王震怒,據說已經發兵八萬進攻燕國,燕國將亡矣。”

“哎...”張良輕歎一口氣,看著高樓下麵的風景,神情有些沒落地道:“當初秦並韓國,韓非一心存韓,可最後也沒有保住韓國,吾本是鼎盛之家,最後卻成了通緝之人,隻能苟且偷生,吾那時隻恨秦王一人,隻覺因他一人,才置吾於國破家亡之境地,後來才漸漸發現,韓國覆滅不是因為哪一個人,而是因為韓國太過弱小...”

易承沒有說話,韓國被滅的時候,張良那時候差不多隻有十六七歲,對於一個正值青春年華的少年來說,忽然遭逢大難,從五世相韓的人上人,變成榜上通緝的階下囚,這種反差是一輩子都不能抹平的心理陰影。

“吾等一路逃難,自毀其家以紓韓國之難。及吾弟死,也無錢葬之,吾痛心至極,感慨國強則無寇盜,弱而必會卑伏,不顧恩義,其人性也。”張良戚戚然道:“所以韓國覆滅已是必然,隻是國仇不可不報,殺秦王,隻是報仇的一部分。”

易承皺了皺眉,現在秦國額兵鋒勢不可擋,張良卻不僅想殺秦王,似乎還有更多的打算?

“吾曾與師尊討論多次,秦國不修仁政,以武力強行鎮壓天下,以法疲民,以刑懾民,此並非王道,雖可成霸業,卻絕不可能長久,吾等從長計議,便是要等一個機會,一個六國之民共反的機會...”

聽完張良的這些話,易承不禁暗暗咂舌。

當今的秦國,兵甲鋒利,軍隊強大,天下人都認為秦國是這世上最強的國家,極少有人會認為這樣一個龐然大物會在短時間內消亡。

可是張良卻用他的眼光去分析了秦國的弊端,霸業可成,卻不長久,這就是張良得出的結論。

這番分析竟然與張家族長當年所得出的結論一致。

雖然在任何時代,都有很多人會預測未來,但隻有超越自身所處的時代局限性,才能夠精準的洞察未來。

而張良,正是擁有這一品質的人...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