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訓練保安團(1 / 2)

自古征兵對於兵源質量的要求都很高。

上至霍去病,下至戚繼光,還有嶽飛、衛青、李靖之流,這些曆史名將,對於兵源都相當重視。

他們也有一個共同特點,征兵都喜歡征召樸實的農民子弟。

這些名將其實看的很透徹。

城市子弟大多有些小聰明,有小聰明的人其實不適合當兵,因為這種人會有自己的小心思,在戰場上很難保證絕對忠誠,隻要稍遇危險,便會想方設法先保命,一旦劣勢交鋒,不僅會自己臨陣脫逃,還會唆使周圍的人一起逃跑,以便受到審判時,可以嫁禍那些言辭鈍拙的同伴。

易承自然也知道這一點,所以他在選擇保安團人員的時候,特地從沛縣周邊的農村挑選憨厚樸實的農民子弟。

麵試了一千餘人,最終挑選出了一百人。

其實易承還想再多招點人,可惜人再多的話,恐有造反之嫌,雖然他現在和沛縣的縣令關係也不錯,不過為了防止落人口實,還是忍住了。

兵不在多,而在於精。

還剩下兩年不到的壽命,易承打算借保安團之名,給劉邦打造出一個忠心耿耿的初期起兵團隊。

關於軍隊訓練這一塊,幾輩子重生下來,特彆是李長安那一世,易承可謂是輕車熟路。

怎麼練,練多久,用什麼指導思想,給什麼樣的待遇,易承心裡很清楚。

因此在剛剛組建好這支保安團之後,易承就給他們這個百人軍團定下了《三大鐵律,八項注意》的指導思想。

三大鐵律當然是借鑒後世的三大紀律,再結合現在秦國的情況而定,所有保安團人員必須一切行動聽指揮;對易承和劉邦聯合創立的組織保證忠心;保護組織財產安全。

八項注意則是對保安團的日常行為提出的要求,如不遵守,輕則扣月例錢,重則移交官府受審。

光有大棒不行,甜棗也是必要的。

對於保安團的薪酬待遇,易承開了一個月一百錢的薪酬,已經是這個時代相當豐厚的報酬。

秦製多苛,底層百姓的生活其實很困苦,這些人原本在鄉野種地,一個人一年到頭所產不過五石的稻麥,差不多也就是六百斤糧食,現在秦朝每年收稅五抽一法,還要上繳一百二十斤糧食。

銅錢更是幾乎沒有,交易大多都是以物易物,他們中間不少人的家庭還被征召去修建馳道長城,兄弟還有去采礦挖鹽的,都沒有任何收入。

易承提出的百錢月例,已經是他們難以想象的巨款,因此當時易承去鄉下招人時,一提出這個待遇,便有一群人圍上來想跟他去城裡掙錢。

他們這些被篩選出來的,大多也都是皮肉堅實,黑大粗壯的鄉野老實人,隻要給錢或者糧食,什麼苦都能吃。

劉邦站在一個黃泥崗上,看著下麵站著的一百名站的筆挺的大漢,久久無言,半晌之後,他才對著身旁的易承訕訕道:“陶兄弟,這人是不是有些多了?”

“多?”易承抬頭看了劉邦一眼。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