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穿越到兩千年前,易承已經不記得自己趕過多少次路了。
這個信息密度極低、出行最多靠車馬的低效率時代,想從一個地方物理位移到另一個地方,除了騎馬坐車,就是雙腿走路,如果沒有水路,就沒有第三種方式好走。
本來易承他們是也有走水路的方案,畢竟現如今的地中海已經是羅馬的實際控製範圍,跨越地中海抵達規劃中的馬其頓行省,可以極大的減少行程,可因為商隊龐大,且需要馬隊駝隊,運送這些畜生走水路既臃腫又低效,因此最終還是選擇了從路上出發。
從羅馬最初的發源地意大利半島出發,進入上潘諾尼亞行省,沿著多瑙河流域前行,五月的天氣正適宜旅行,這裡是溫帶草原,濕地和森林的複合地區,風景相當好。
易承猜測這裡可能是後世的匈牙利、塞爾維亞、斯洛伐克及奧地利的部分地區,因為有大片的草原和濕地,盛產葡萄酒和橄欖油,加上臨海,物產極為豐富。
大西庇阿命令一伍百人士兵在前麵沿途使用弓箭打獵,一天就獵到幾十匹鹿和上百隻兔子。
易承研究過這些古羅馬人使用的弓箭,是一種反曲複合弓,性能遠高於單體弓,不過他們的弓箭技術整體還是落後於東方的,在東方,從戰國時代騎兵就開始使用臂張弓,步兵則多用蹶張弓,使用臂、足或膝之力張弓的弩,威力比複合弓還要大,易承更是見識過張良發明的連弩,對於機械和材料的運用可以說至少超越羅馬這種複合弓兩百年。
沿途海岸邊上還有很多漁民的村寨,商隊購入了大量的魚乾,食物供給非常充足,商隊沒有食物焦慮,每日的行進速度都保持在六十裡路左右,如果不是怕把馬和駱駝累壞,這個速度還能更快。
晚上易承一個人就吃了一整根鹿腿,撒上一些黑胡椒和孜然搭配,彆有一番滋味。
在上潘諾尼亞行省一共行進了九天,商隊就進入了達爾馬提亞行省,這是一個完全沿海的行省,易承在羅馬人繪製的羊皮地圖上看過,它有著長長的海岸線,漁業非常發達,商隊也基本都是在沿海前行。
達爾馬提亞是個非前線行省,因此當地沒有多少駐軍,商隊每次路過一個個漁村,漁民們就紛紛拖家帶口來到大路邊上看商隊前進的奇觀,大部分漁民都會跪地拜服,不過也有奇葩一些的,會在道路兩旁跳舞唱歌,雖說是唱歌,可也毫無美感,說是鬼哭狼嚎也差不多,不過一路上這種事情見得多了,易承也見怪不怪。
一共行進了十七天,商隊才走出達爾馬提亞行省進入馬其頓地界。
馬其頓地處巴爾乾半島,是希臘的發源地,後被馬其頓人占領,現在又被羅馬人統治。目前屬於前線行省,因為第三次馬其頓戰爭才剛剛打完,馬其頓國王被殺,羅馬元老院決定以四個頭目分割馬其頓領土,讓其不能形成合力。
同時派遣大量駐軍安插在馬其頓行省之內,商隊進入這裡就開始警戒了,雖然馬其頓分裂成四個小國了,但說到底目前還是外邦,沒有真正列入羅馬的行政統治之內。
連續行進幾日,眾人進入了馬其頓的塞薩洛尼基城,這也是他們此次東遊的第一個目的地。
這座城市乃是希臘時代就有了,被譽為希臘第二大城,水路交通發達,後被馬其頓國王選址為國都,城市裡有很多神廟建築,建築風格也是清一色的‘希臘風’,外部多用大理石柱,石柱以鼓狀砌塊壘疊,砌塊之間有金屬銷子連接,牆體用石砌塊壘成,不用膠結材料,整體渾然一體,氣勢恢宏。
從這座城市裡,遠眺還能看到與天際線相連的奧林匹亞山,那也是希臘傳說中的眾神山,山脈很高,即便是五月還能看到山頂有一大撮皚皚白雪,甚是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