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語之中不無感慨。
李恒略微詫異道:“沒想到先生倒是文武雙全,頗有古君子之風啊。”
唐宋以前的文人往往都要修習君子六藝,其中就包括騎馬射箭。
很多文官大臣上馬為將,下馬為相。甚至朝堂上起了爭端的時候還會挽起袖子乾架,很是生猛。
但是到了明清之後,文人埋首八股文之中,皓首窮經,最終變成了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形象,被後人所嘲笑譏諷。
“既然先生文武雙全,那就重新挑選一匹坐騎。”
李恒指著那些戰馬說道。
本來以為呂兆波不會騎馬,所以給讓他在性情更溫順更容易騎乘的挽馬裡麵挑坐騎。
既然他會騎馬,那就選一匹戰馬更適合。
呂兆波想要推辭,但是看李恒態度堅決,也就又在戰馬群中挑選了一匹棗紅馬。
李恒看他兩次挑選的都是棗紅馬,心中猜測可能他小時候學習騎馬的時候騎的他父親的那匹馬就是一匹棗紅馬,有懷舊之意。
隨後李恒讓李成帶著那一百名騎兵趕著那些馬匹下去安頓,騎兵除了騎馬打仗,自然也懂得照顧馬兒,所以李恒就讓他們臨時客串一下馬夫。
回到縣衙之後,李恒略微洗漱之後,就跟呂兆波商量起了打算攻打巴州城的事情。
對於李恒的想法,呂兆波多少是有點吃驚的。
在他看來南江縣的地盤還沒有完全消化完,流寇還有可能隨時發動報複再次來攻打南江縣,現在要做的是堅守南江,而不是節外生枝。
況且,現在也沒有多餘的兵力去發動一場攻城之戰。
更彆說巴州城還是一座比南江城更堅固高大的城池。
如果此時的巴州城已經落入了流寇手中的話,那麼駐守的兵力也不會太少的。
因此,呂兆波的第一反應就是李恒是不是剛贏了一次就開始膨脹了,生出了狂妄自大之心來?
可是聽著李恒平和的語氣,平靜的神色,他又對自己的判斷遲疑起來。
從這段時間的相處以來,李恒做事果斷又不失沉穩,一般不會去做那種魯莽衝動沒有把握的事情。
他既然將此事告訴了自己,那就說明他已經有了相當的把握。
雖然他根本看不出李恒的底氣在哪裡,但是想到李恒身上的種種神秘之處,他沉吟了片刻後還是開口道:“不知道大帥要老夫做些什麼?”
不知不覺間,雙方的稱呼已經變了。
李恒不再叫他“呂縣尊”,變成了“先生”;他對李恒的稱呼也從“李將軍”變成了“大帥”。
這種稱呼的變化看起來微不足道,但其實很微妙地反應了兩個人之間的主從關係的進一步明確和加深。
李恒也注意到了這一點,也沒有糾正。
“李大帥”聽起來雖然有點民國軍閥的感覺,但是比起“李將軍”聽起來的確更帶感。
老呂頭的確是個聰明人,李恒心中想到,開口道:“最近各項花費開支頗巨,希望先生能多籌措一些軍資。”
呂兆波立刻明白了,李弘要自己做的事情就是搞錢。
他沒有太猶豫,立刻道:“大帥放心,老夫一定儘力為之。”
李恒微微一笑,頷首道:“那就拜托先生了。”
兩人在這一刻已經開始有了默契,我負責打仗練兵,你負責後勤搞錢,大家分工合作,各司其職。
至於如何搞錢,李恒相信呂兆波會知道該怎麼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