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隊在訓練的時候,李恒就在一旁觀看。
經過一番觀察和測量之後,李恒發現鷹炮的最大射程在兩百步以內,有效射程大概在一百步左右。
當然,這個測試是基於標準的裝藥量之下得出的數據。
如果加大發射藥的劑量的話,射程肯定還會更遠。
不過一旦超出了標準藥量,火炮炸膛的危險就會大大增加,炮膛承受的膛壓也會大幅度提升,會嚴重影響火炮的使用壽命。
所以,一般情況下不會輕易加大藥量的。
至於精準度,李恒隻能說不提也罷。
在測試之中,一百步之外的草人在被十門鷹炮分彆瞄準轟擊之後,隻有兩門火炮擊中了草人,其他八顆炮彈不知道飛到哪裡去了。
而且李恒懷疑那兩門火炮能擊中草人並不是因為炮兵的技術好,大概率也是蒙的,就跟籃球的打板三分球一樣都是蒙的。
但是當李恒讓人在一百步之外豎起一排隊形密集的草人之後,鷹炮的命中率有了明顯的上升。
可想而知,如果是在真正的戰場上,麵對著對麵敵人厚實密集的陣型,一排炮打過去會是怎樣一個哇塞的場景。
所以得出結論,這年代的火炮的命中率和火銃一樣感人,都是適合對付遠距離陣型密集的敵人。
想用來進行精準狙殺根本是不可能的。
其中的原因,一來是因為落後原始的瞄準係統,畢竟隻有在炮管上有一個簡單的立起來的準星,主要還是全憑炮兵的經驗來進行目測瞄準。
二來也是因為炮彈和火藥的原因。
後世火炮威力大幅度提升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則因為炮彈裡麵的爆炸藥是威力更大的無煙火藥,能夠在炮彈擊中物體的一瞬間釋放出強大的能量來用炮彈殼的碎片對周圍的目標進行殺傷和破壞。
而現在的火炮使用的還是燃燒不夠充分,威力比較小的黑火藥作為發射藥,炮彈也是完全的實心炮彈,裡麵根本沒有填充爆炸藥,殺傷敵人也是利用發射藥在炮膛底部迅速燃燒產生的強大推力將炮彈推出炮膛然後讓炮彈以一個極高的速度射出炮膛形成強大的動能來對目標進行殺傷或者損壞。
如果在野戰中,射出去的炮彈要殺傷敵人的一個前提就是必須要碰到敵人,否則的話就算炮彈從你耳邊飛過去你也會是完好無損的。
當然,如果在攻城戰之中,那就另當彆論了。
炮彈激起的碎石瓦礫都會充當它的幫凶,對周圍的生物形成二次殺傷。
在一些明清背景的古裝劇之中,經常會出現一些火炮發射後對麵的敵人一片人仰馬翻的場景,可以說是不太符合事實的。
那種人仰馬翻的場麵和炮彈爆炸掀起的煙霧,都是來自於演員的表演和提前預埋的炸點而已。
(以上這句話好像是句正確廢話,讀者老爺們又不是傻子,作者知道的讀者老爺們當然也知道,作者不不知道的讀者老爺們也知道。如有錯漏之處,還請各位讀者老爺們指正。)
就算是裝填的霰彈,那也要擊中敵人才行。
鷹炮如果裝填霰彈的話,有效射程也會小很多,大概會縮減到三十步到五十步左右。
而且炮彈的散布麵也非常的大。霰彈的大小則差不多相當於跳棋的玻璃珠那麼大,每次發射裝填的霰彈數量則沒有標準,具體根據實際需要裝填。
在有效射程之內,霰彈的威力的確很嚇人。
就那些作為靶子的草人基本上全都被高速噴射出去的霰彈給撕成了碎片。
李恒甚至還讓人給草人套上了盔甲,包括皮甲棉甲還有鐵甲,都試了一遍。
可是毫無意外,這些套著甲胄的草人也遭受了同樣的結局,跟它們身上套著的甲胄一起被那些霰彈撕成了碎片。
這個結果看的李恒大喊刺激,想著如果將來在戰場上遇到韃子最引以為傲的套著三層甲胄的所謂天下無敵的白甲兵,到時候給他們當麵來一波霰彈騎臉,那場景想一想都讓人嘖嘖不已。
不過用火炮拚刺刀這種事情,彆說現在這些發射緩慢的老古董了,就算是後世的火炮也隻能來一次。一旦被敵人步兵貼近,那炮兵們能做的要麼是跑路,要麼就是拿起刀槍跟敵人拚命了,不可能讓你開第二炮的機會。
所以炮兵作戰的時候,往往都要在炮兵陣地附近安排一支步兵來保護他們。
測試完了鷹炮,下來就是長重炮了。
長重炮的射程的確比鷹炮遠了很多,最大的射程甚至能達到兩裡之外,不過兩裡之外的炮彈就不知道飛到哪裡去了。
有效射程則是在一裡左右,彈著點跟預定目標之間偏離的還不算太離譜。
李恒讓炮兵們將長重炮對準了峽穀之中一片岩石組成的石壁進行轟擊,效果還是很驚人的。
石壁上那些堅硬的岩石被三磅重的實心鐵彈擊中後碎石飛濺,力道驚人。
甚至如果距離足夠近的話,炮彈甚至能將石壁擊穿一個深約十厘米左右的孔洞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