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追求的目標(1 / 2)

上輩子

李霅很快收到了李適之的回信,信中,李適之第一次對李霅做出了肯定。

他誇讚李霅儘管隻是一個底層的官員,但眼界寬廣,竟然能對遠在千裡的東都洛陽的基本情況有所了解,所說的情況屬實,穀水洛水常年泛濫,確實是他剛上任就要麵對的問題,但對李霅所說的三處大堤還未曾了解,他會去看一下。還鼓勵李霅除了民生,更要多了解一下政局變化。

李霅在深受鼓舞的同時,也同時確認了李非所言的正確性,心中一下有了底氣。

於是,過了一個月,李霅便再次寫信給李適之,將李非的建議,誠惶誠恐的寫了上去。

動用內庫,修築堤壩,一旦皇上震怒,就不是丟官那麼簡單的事情。

信發出後,李霅心中一直惴惴不安。

將情況告訴李非後,李非這次倒沒有顯現出一絲慌亂,反而安慰李霅,說讓李霅安心等待父親升官的消息。

李適之再次回信,信中竟然沒有責怪李霅,隻是平淡的說了下他正在考察河道分部及往年的水文情況,至於從哪拿錢修河堤,不是李霅操心的事兒,以後不要再提,讓李霅安心自己的政務。

此事算是塵埃落定,波瀾不驚。

轉眼入冬,經過短短半年的治理,新政確實發揮了作用,渭南的糧食產量一下子較以往同期產量提高了三成,真正做到了顆粒歸倉,財政的虧空大幅減少,道觀裡香火鼎盛,也出現了幾位有名望的得道高人。

一切看起來欣欣向榮。

一日大雪,有人過來呈遞公文,李霅和弟弟李非正在縣衙處理公務,李非順手接了過來。

公文內容是賑災,由中書省下發的行文,由於去年長安周圍同時遭受水災,饑民遍地,朝廷擔心入冬之後很多人不能耐受凍餓之苦,準備下撥一批糧食。

李霅看過後正要批閱入庫,卻被李非阻止了。

“咱們渭南今年豐收,糧食尚有盈餘,該安排的已經全部安排了,這些糧食咱們可以轉運至其他災區,這樣可以減緩朝廷壓力,對你以後應該也有好處。”

李霅對李非給出的意見十分重視,稍作思索,立即就聽從了李非的建議。

李非的敏感性是足夠的,他剛看到公文,立即就讓哥哥再給父親寫一封信,讓哥哥問一下這些下撥的糧食從何而來,由誰征集調撥。

很快,李適之回信,說去年關中久雨,長安糧食存量不足,皇上準備移駕東都洛陽,而裴耀卿征調江淮糧賦,疏通漕運,並建立糧倉,穩定了局勢,今年已經升任侍中,拜左相,公文就是由他發起的。

明白事情原委之後,李非立即調閱了自己接受來往公文的記錄。然後給李霅說道:

“哥哥,這批糧食,咱們轉送給長安縣。”

李霅不解。李非解釋道:

“之前和你共事的鄠縣縣令裴懷德已經調任長安縣令,和咱們有過公文來往,也算是同僚,他是裴耀卿的遠親。咱們這糧不能白送,得讓人知道才算是好事。”

“你怎麼知道?”李霅很詫異。

“咱們離開鄠縣之前,我已經打聽清楚了,這不算是什麼秘密。”

李霅一聽,更覺的李非心思縝密,滴水不漏,立即著手開始寫信。

很快,裴懷德回信,感謝之餘,對李非當年的超前決策仍然讚歎有加,並專門強調鄠縣水災一事,對他自己調任長安縣令也有直接的助力。

目的似乎已經達到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