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輩子
開元二十一年初夏,李霅大婚,來了很多的達官貴人,當然是衝著李適之來的。
這也是李適之為李霅精心安排的一場擴張人脈的盛會,李非因為知道李適之肯定要來,所以早早就躲了出去,就是為了避免見到父親時搞壞了氣氛,影響到大哥婚禮喜慶的心情。
通過這場婚禮,李霅認識了大量的名流,宰相裴耀卿也派人送來了賀禮。
婚禮搞的很風光,結束以後,李適之並沒有急著返回洛陽,而是在李霅的安排下,暫住在了家裡。
李適之當然也清楚,李非一直沒有出現,就是為了避開他。但是作為父親,李適之還是放不下這張臉,沒有主動向李霅說要見一下李非。
李霅明白父親平日公務繁忙,這沒著急走,一定是為了見一下李非,他也想緩解一下他們父子之間僵持的局麵,於是,派人把李非拽回到了家裡。
次日李霅安排了午宴,李非實在不想參加,但李霅苦口婆心的勸了半天,李非這才拉著一張臉,在這麼久之後,第一次和李適之坐到了一起。
氣氛確實極為尷尬,李非一眼不看李適之,也不吃東西,就這麼呆坐著,李適之也無意和這個曾被他遺棄的兒子說話,李霅兩邊不斷挑起話題,但始終沒有效果。
李適之嗜酒如命,且酒量極大,號稱“酒中八仙”之一,這個名號比他本人還要出名,為了緩解氣氛,李霅無奈之下,隻能不斷舉杯,邀請倆人共飲,借酒勁來消弭父子之間的隔閡。
幾杯酒下肚,李適之終於對著李非開口,說道:
“非兒,聽你大哥說,你輔佐他做成了很多事情,你大哥說你有大才。莫怪我當初絕情,就當時的情況,如果你不能出仕,或者沒有能力獲取功名,那你真不如做個和李家無關的尋常百姓。官場如戰場,上一刻威風八麵,下一刻便有可能人頭落地,太過於殘酷。你既然是我李家的後人,自然身上流著李家的血,我承認我看錯你了,為父給你賠罪了。“
說完,一杯酒一飲而儘。
其實李非心中的怨氣,隨著時間的流逝和哥哥們的照顧,早已消減了不少,如今,李適之一番語重心長的道歉,一下子將李非心中的堅冰融化了不少。他唯一始終不能原諒的是,因為父親的執拗,導致母親亡故的事實。
既然父親已經服軟,李霅連忙給李非示意。倒上了一杯酒,李非也端起了酒杯,依然正色說道:
“往日之事,不用再提了,我願意永遠在我的大哥身邊,做他的文書,我對我現在的生活很知足,勿念,也請父親保重身體,汛期將至,三處大堤一定要修,這也是為了我大哥二哥的將來考慮。“
說完,也將杯中酒一乾而儘。
父子倆時隔多年,第一次會話,李霅感到很欣慰。
而李適之卻有些心理不舒服。他已經通過李霅的書信知道,這些建議都是李非給的,並且貫上了神仙托夢的由頭,但他思慮良久,始終覺得李非的想法過於稚嫩,並沒有采納的打算。
但是,如今再次提及,他乾脆直接問李非道:
“修築堤壩耗費人力物力甚巨,聖上雖然對此事有過幾次過問,但你怎麼確定,我動用他的內庫而不會受到責罰呢?“
“如今的聖上開明仁義,體諒民生,我也曾查閱多年來和當地的來往公文,單單是渭南一地,累計為當地賑災提供錢糧已達三萬貫之巨。穀水洛水的水患持續多年,各地累計耗費肯定會更多,聖上會自己算這筆賬的。“
李非的這幾句話,徹底震驚了李適之和李霅父子兩個。
原來李非不是隻靠神明的指引,他私底下竟然做了這麼大量的工作,說的有理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