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李適之的反饋來了。太常卿那裡說這塊玉璧是上好的古玉重新雕刻而成,是從地方朝貢中挑選出來的,至於怎麼會出現尺寸的問題,不好說。
不過既然可以替換,也沒有導致什麼嚴重的後果,李非就暫時將這件事擱置了。
祭祀大典如期舉行,李非身著祭服立身在圜丘星宿之位,四麵鋪天蓋地的旗幟隨風烈烈作響,伴隨著震天的禮樂之聲。圜丘之下,滿朝的文武百官,妃嬪皇子,王公大臣跟隨在皇帝身後,一步一叩,直到皇上踏上圜丘的階梯,再到皇上宣讀祭文,一派莊嚴雄渾的氣氛。
這真的是盛世的氣象,震撼人心。
一年中最後的大事完畢,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邊疆農事也沒有什麼可奏報的,玄宗乾脆不再上朝,所有事情直接交由高力士代為處理。
自從楊玉環被玄宗冊封為昭儀,壽王便一蹶不振,武惠妃百般開導也是不行,木已成舟,皇上奪愛沒人敢說個不字,娘倆每日愁苦不堪。
處境越是艱難,武惠妃心中的嫉恨便越是濃重。祭祀一結束,武惠妃便立即聯係了李林甫,催促他趕緊動手扳倒太子,擔心夜長夢多。
李林甫當然知道阻力巨大,不過他通過祭祀大典,已經握有李非的把柄,便想另辟蹊徑,用李非之言來撬動皇上對太子的信任。
李非當然還
-->>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第1頁/共3頁)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