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李適之其實早有不臣之心,此前在幽州戍邊之時,就有人向聖上告發,卻被李非借通神之名硬生生攔下,如今李適之原形畢露,臣覺得李非這次一定是因為提前知曉李適之起兵兵敗,為了逃脫罪責,這才又回頭告發李適之反叛。若是當初李適之罪成,則無今日之事,李非當首罪,斷不可留!”
楊國忠自然也不能閒著,接著安祿山的話說道:
“陛下,安將軍所言極是,李非其實是在看菜吃飯,他一直借神明昭示堵群臣的悠悠眾口,若是他心底藏私,甚至比李適之的謀反更為可怕,陛下明鑒。”
這也是玄宗本來就最為擔心的地方,如今楊國忠也這麼說,心中也是不禁一動。
兩個人的惡毒此時展示的淋漓儘致,李非雖然有所心理準備,但還是沒料到他們給自己找到了一個幾乎必死的理由。
“陛下,臣覺得安將軍和左相所言非也,在我看來,皆是捕風捉影。”一旁的陳玄禮出列。
“臣和李非此去豐州查案,數次身陷險境,他早早便懷疑是李適之所為,種種跡象表明,李適之就是擔心李非能提前預知他的動作,這才對李非痛下殺手。這次李非回到長安,李適之必定惴惴不安,或可能提前舉兵,按時間來算,禦史台此前派出的處置使已經到了庭州,若是要反,他必定抗旨,我已經查問過,按察使楊惠童這兩個月也沒有奏章,臣鬥膽認為,二人或已經被李適之控製,生死難料,當務之急,陛下應早做準備對此做出應對才是。”
陳玄禮的話音剛落,金殿之上頓時響起了議論之聲,一些武將紛紛出列附議。
安祿山和楊國忠見陳玄禮明顯是為了轉移焦點,開始和陳玄禮據理力爭,由於李非曾告知陳玄禮,安祿山將來必反,所以他心中對安祿山極為厭惡,等他們把話說完,陳玄禮突然說道:
“安將軍,你可是在怕什麼嗎?!”
安祿山聽聞先是一愣,突然就明白了陳玄禮話中的玄機,隨即答道:
-->>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第1頁/共4頁)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