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暗中的較量;李飛的抉擇(1 / 2)

上輩子

李適之一口氣跑到黃河東岸,早已經人困馬乏,沒想到白眉可汗依然按兵不動,忍不住破口大罵,但王鉷在一旁勸解道:

“現如今我們隻有兩萬多兵馬,白眉可汗六萬餘人,我們自然是弱勢,不過白眉可汗從未染指大唐腹地,對於行軍路線和糧草補給毫無經驗,最終還得靠我們指揮,萬不可在此時意氣用事,當從長計議。”

李適之無奈點頭,怕後邊追兵逼近,沒敢做任何休整,又經過一天一夜,跨越黃河,和突厥主力彙合。

雙方兵力加在一起,號稱十萬,但李適之放棄了豐州,白眉可汗放棄了涼州,雙方都沒有立足之地,此時王鉷建議下,向西南方向的鄯州進發。

鄯州是隴右節度使治所所在,擁兵七萬五千,主城鄯州有兩萬駐軍,其他分散駐紮在一些軍鎮。其中以臨洮、積水,白石三軍人數最多,共兩萬人,綏和、合川、平夷三個守捉各五千人,各個軍鎮和守捉之間,互相照應,互成犄角。原本是為防禦吐蕃所用,極難突破。

所以,李適之不明白王鉷為何不去防禦空虛的甘州或者再取涼州。

王鉷說道:

“我們起兵之後,吐蕃早已聞風而動,躍躍欲試,隻要我們一攻打鄯州,吐蕃必然會趁虛而入,看似隴右兵精糧足,到時一旦我們開戰,鄯州便會腹背受敵,戰力也必然大打折扣。即便我們敗退,再回首取甘州。涼州也不遲。”

“那王忠嗣的追兵呢?”李適之又問。

“他們絕不會輕易渡河,王忠嗣的主力還在豐州,他們必然會先在東岸等待集結,這就至少需要將近半個月的時間,我們攻打鄯州,先借助兵力優勢清掃周圍的軍鎮,吐蕃隻要看到我們獲勝,必然也會發兵。劍南兵力隻有不到五萬,一旦隴右的缺口打開,他們便可以直入大唐腹地,吐蕃為了取得優勢,必然會對劍南的唐軍做拚死抵抗防止他們北上支援,以換取鄯州的勝利。吐蕃自己會算這個賬的。”

王鉷成功說服李適之與白眉可汗,休整一天後,兵發東南,大軍浩浩蕩蕩向西南進發。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