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安慕希給你多少錢,我們純甄給雙倍(1 / 2)

再一次2010 寶木辰銘 3534 字 5個月前

其實有的時候,回頭看看老的電影,真的能發現出不少的彩蛋。比如沐茗當初看寧浩的的時候就還不認識那個騷氣的酒吧老板沈滕,再比如第一次開泰囧的時候,也沒有認出那個徐征身邊客串秘書的謝南南。

小道消息,據說吳景男主演的機會,是謝南南陪導演睡覺才換來的。

哼!肮臟的娛樂圈!

前世,的出品方是光線,謝南南作為光線的當家花旦,客串一下倒也是正常的。

不過說道演員,光線也是可憐,作為國內電影方麵數一數二的大佬,旗下的簽約的藝人裡,能拿得出手的竟然隻有柳顏和謝南南兩個。關鍵,這倆還都是主持人出身的。

縱觀國內的影視公司,除了像完美影視這樣,由行業外公司投資組建的之外,哪個手裡不是握著一票自家的演員。比如和光線同樣體量的華藝,人家要拍一部戲,從大到小的角色自己家就能解決。既拍了戲,又捧了人,可謂是一舉雙得。

不過,這可能也是和兩家的經營思路的差異有關。華藝的影視項目,基本都是自己主導,然後才考慮和外人合作;而光線這邊,基本上所有的項目都是來自於和外界的合作,自己的項目實在是為數不多。

華藝模式的優勢就是資源集中,一個項目成功就能帶動公司整體利潤的上升。但缺點也很明顯,集中製很依賴決策者的眼光和水準,一旦決策者出現失誤或者意外,公司就很容易出現問題。

比如說小馬奔騰,不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才從之前的如日中天,一夕之間就黯然退場了。

而且,集中製也不利於新人的成長。華藝有個很出名的段子,王大看見朱埡紋的一場戲,覺得這個演員很不錯,吩咐公司要把他簽下來。結果一查才發現,人家本來就是華藝的。

華藝“新人墳墓”的稱號,那可不是白叫的。

而光線模式無疑就鬆散許多,項目成功有利可圖,項目失敗也不會虧的太多。而且成長平穩,即使遭遇市場冷風暴,也能保得住筋骨。當然了,缺陷就是發展較慢,新鮮血液依賴外界。而且靠著挑選作品來立項,也同樣很考究眼力和運氣。

綜合來看,就是一個適合快速成長,一個適合後期發育。無所謂優劣,勝者就是正確的。華藝和光線都成功了,所以兩種方法就都是正確的。

相對來講,水木的發展路線更偏向於華藝,這可能是和杜楊在華藝的十幾年的管理有關。不過有著沐茗在,也可以學習光線對外聯係合適的項目。

至於到底哪種方式適合,還是那句話,如果水木發展壯大了,那水木模式就是最適合的。

不過這一世有沐茗在,光線的日子可能就要相對差一點了。畢竟那些爆款的電影,就算沐茗自己不拍,也不耽誤水木插上一腳的。眼前的,就是個例子。

因為這一世製作出品方換成了完美影視,所以謝南南自然不會再來客串。正好,完美影視新簽了自己的藝人,作為整個公司唯一的獨苗,自然是有什麼資源就上什麼資源,於是諶榮就把秘書這個角色塞給了她,算是出道的第一部作品了。

出道第一部作品就是十幾億票房,這妹子的運氣也是可以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