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納斯達克的代理權沒有了,那就隻能再考慮其他的廣告大屏了。納斯達克和新華社隻是國內最出名的兩塊廣告屏,並不是僅有的兩塊屏。
事實上,在時代廣場相鄰的街口範圍內,大大小小幾十塊廣告屏。並且,這個數量每年都在增長。
因為這件事情,難得的兩天休息就這麼過去了。等到沐茗大致的了解了相關的資料後,劇組已經調試好,重新開機了。
那就先暫時放一放,等回國以後,再找杜楊一起好好聊聊這個問題。
因為鏡頭簡單,幾個外景的戲份很快就拍完了。也有部分原因,是場地給的時間比較緊張,陳可新刪掉了幾個不必要的鏡頭。劇組開始轉入室內,拍攝環境一下子就好了很多。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喜歡,在八九月份的大太陽下工作的。
在那個開場鏡頭的客串之後,沐茗就徹底安靜了下來。他當初鼓搗出這部電影的目的就是為了實際感受下一線大導的拍攝手法和工作狀態,所以儘管身上還有個製片人的身份,但是在劇組的問題上很少發表意見,一切都以陳可新為主。
當你把經曆完全的集中到一件事情上是,時間就會過得很快。八月份匆匆的就到了月底,轉眼就快到九月了。
在紐約的最後一場戲,是那段新夢想遭到EES起訴盜版教材侵權,主角三人和EES的代表的談判。
老實說,看電影的時候,配上鏡頭切換和BGM,這一段還是挺燃挺勵誌的。但是等到熱度消退,重新再看的時候,這段劇情裡成冬青三人的說法怎麼想怎麼彆扭。
“……波諾先生,是你們給了新夢想這次機會。謝謝你們,讓華爾街的投資者看到了我們。讓他們看到我們的誠意和勇氣,看到我們為錯誤承擔代價。我們的賠償金越多,我們未來市場的價值就越高……”
怎麼樣,是不是有一種“我隨便你去告我抄襲,反正你越告我就越火,賺的錢也就越多”的感覺。
還有成冬青向EES的眾人秀自己的記憶力,表示這是“中國學生的普通技能”,中國學生很優秀,美國沒有給予他們應有的公平和公正。
這個邏輯,挺奇怪的。關鍵是,EES的人竟然就這樣被說服了。
喂,你們這樣,會讓廣大青少年以為,美國的高管都是一群萌萌的和氣大叔的。而且,就這麼輕鬆的接受了,一點擊敗大BOSS的爽快感覺都沒有了好嘛。
如果是沐茗來拍的話,怎麼著也得大家互相唇槍舌劍一波,配上幾個緊張氣氛的鏡頭,最後再用一段酣暢淋漓的主角嘴炮,讓EES的負責人認識到,大家合作,你們有技術版權,我們有中國市場,大家合作,才是商業模式的正確打開形式。
最多也就是一起合作了,版權侵占這點沒得洗的。其實也沒什麼可洗的,當初那一批發展起來的企業,基本都是靠著這些法律不健全的擦邊球才脫穎而出的。
不過像沐茗這麼拍的話,爽點可能就差了一些。畢竟這會的觀眾群體,比起你好我好的大家合作,還是會更喜歡主角慷慨激昂的把對手按在地上摩擦來的痛快。
嗯——你不得不承認,這樣確實比較爽。而且本質來講,《中國合夥人》的主旨,就是一個屌絲逆襲的爽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