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茗給了王偉兩個月的時間修改劇本,並且告訴他整部劇的投資大概會在八千萬以上。
八千萬,已經能拍一部中等成本的電影了。
事實上,沐茗也確實就是這麼要求的。本來最為人稱道的除了直麵現實的劇情以外,就是電影質感的製作了。
這部劇沐茗也沒想著能像一樣大賺一筆,之所以拍,一個是想看看如果有了話題度和影響力,能不能借助民意,提前把“白銀案”的凶手找出來。
另一個,則主要是為了塑造一下水木的品牌效應。
也許再過幾年,觀眾們也能自豪的說一句“水木出品,必屬精品”呢。
看來成立一個分公司的事情已經刻不容緩了,以後像這樣的電影,還是由分公司來出品吧。
的事情解決,沐茗忽然發現自己沒什麼事乾了。
還在上映,到目前為止,累計票房已經達到了7.6億,離預定的8億票房極為接近。
不過,因為在後半段出現的和的攪局,現在單日票房已經跌倒了八百萬左右,而且還在繼續下滑。
畢竟,上映了已經二十多天了,市場潛力已經差不多耗儘了。
眼看著離目標那麼接近,卻似乎後繼無力,沐茗的不少粉絲著急了起來,開始在微博上呼籲,一起再去看一遍。
甚至有的還直接留言,可以不看,但是票還是要買的。
不過這事很快就被沐茗在微博上拒絕了。
“七億的成績已經很好了,當時八億的預測也隻是我隨口一說而已。大家沒有必要,我自己也不需要這種‘眾籌’式的票房成績。”
沐茗拒絕,也不全是為了名聲考慮。如他所說,這種“眾籌”式的推高票房的方法,看起來多了幾千萬的票房,實際上是在壓榨粉絲潛力。
這方麵經驗最豐富的應該是郭小四同學。
為什麼是整個係列裡成績最差的一部?為什麼之後的票房會大打折扣?
歸根到底就是把粉絲的潛力消耗殆儘了。
在這之前,粉絲們的想法是“啊,這是自己的青春,支持他也就是在支持自己”;在這之後就變成了“我都已經支持過了,安心了,以後也就不再關注了”。
所以說,在能保證未來作品質量的情況下,放棄眼前的小利益,著眼於長線發展才是應該的。
隻不過,太多的人隻想著賺快錢,撈一筆就走,彆說長線了,斷線都沒有,就是很粗暴的能壓榨多少就一次搜刮乾淨。
不過沐茗自然是會選擇長線發展了。雖然這麼說有些不太好,但確實是現在拒絕的每一張票,都是為了將來的幾張,甚至十幾張票。
不過粉絲們不會這麼想啊,他們的想法就是“啊,沐茗大大人好好,勸我們不要花錢。但越是這樣,我們就越是要像他證明,我們花錢我們快樂!”
所以的單日票房在一連著一個星期的下滑後,竟然詭異的又增長到了一千二百萬,第二天更是增長到了一千五百萬。
雖說第三天馬上就跌落到了五百萬,但是加上之前的,票房正好突破了八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