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的種類很多,自然觀眾群體也就被分成了不同的種類。同一種事物的不同種類之間,必然會進化出一條鄙視鏈來。
以電視劇的國家為例:看英劇的看不起美劇,看美劇的看不起日劇,看日劇的看不起韓劇,看韓劇的看不起國產劇,看國產劇的看不起泰劇,看泰劇的自成一派,佛係追劇。
沐茗屬於博愛,無論英劇還是泰劇,就連印度歌舞劇,當初都能陪著沐媽媽看的津津有味。
相對來說,英劇和美劇看的少一點。腐朽的資本主義的生活太刺激了,沐茗這個小清新有些適應不了。
相比而言,日劇無疑是從演員顏值的接受程度,還是劇集質量上而言,都要更符合沐茗的口味。
看的時間長了,大概就能總結一下日劇的規律。整體而言,日劇分為兩種模式。
一種是以小見大。用一個行業,一個企業,甚至是一個人,來描繪某種社會現象。比如日劇的巔峰神作,還有像之類的。
另外一種,就是腦洞炸裂類型的。這方麵,首推腦洞的集大成製作。除此之外,還有像。
腦洞不大?開什麼玩笑,gakki找不到工作又沒人要,隻能應聘家庭主婦維持生活這種劇情,還不夠玄幻的嗎?
相對而言,後麵的一種明顯比前麵的一種更容易拍攝。畢竟難度主要是在劇情的創新方麵,對專業度之類的不需要太過深究。
沐茗給鳳九和陳遙的劇本,就屬於腦洞型的這一種。
“兩個人的獨角戲?”
鳳九和陳遙各自從沐茗的手裡接過劇本,而後疑惑的念出了封麵上的名字。
“這劇本……好薄啊。”鳳九捏著手上的劇本,吐槽了一句道。
“當然薄了,總共才十集。”沐茗笑道:“而且每集都沒幾句台詞,重點在內心戲和顏藝上。”
,霓虹的一部網劇。熱度不算高,但是評價卻相當不錯。尤其是女生觀眾,更尤其是內心戲多的不行,或者簡稱為“戲精”的女生觀眾,喜歡的不得了。
劇情的大概,就是高中女生美影,偶然的發現坐在自己旁邊的同學,就是當初小時候感情特彆好的小夥伴日向。
美影是染著黃發,看似高冷不良的大姐大,心裡卻對日向一直保持著蠢蠢欲動的癡漢心。每天最大的樂趣,就是對日向尾行,強行偶遇,身體接觸之類的。
而日向,則是個完全體的軟萌慫包。一直生活在美影的陰影之下,麵對各種熱情的行為,被嚇到不敢上學。
這部劇的特點,就如名字一樣,台詞不多,基本全都是兩個妹子的內心戲。因為兩個人的思維不同,同一件事情兩個人的內心戲也完全不同,莫名的就有了反差萌。
至於熱度為什麼不高,主要原因是因為隻是一部小成本的網劇。再一個是如之前所說,這部劇更適合內心戲較多的女生觀眾,男生大多數對這部劇的劇情處於懵逼的狀態。
畢竟,連女朋友為什麼生氣都想不懂的糙漢子們,也不能指望他們去理解女生的那些小心思。
什麼,你沒有女朋友?哈哈哈哈哈……
還有一點,就是這部劇的原版隻有六集,而且每集隻有15分鐘,加到一起在扣掉OP、ED,也就七十多分鐘。
水木的幾個編劇在不改動原本劇集節奏的基礎上,又給加了不少的互動劇情,這才把集數撐到了十集。但即使如此,這部劇也注定隻能走網劇的路線了。
好在,去年一年水木用和的網劇三連發,算是打開了國內的網劇市場。還有像這樣的小短劇,也讓網劇觀眾適應了網劇的周播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