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從14年到15年左右開始,國內的影視劇開始流行起了一種“流量+實力”的演員陣容選擇模式。也就是找兩三個流量熱度高的小鮮肉、小花旦來擔當主演,再找幾個實力派演員來飾演配角。
這顯然又是互聯網的資本大佬們,把“大數據”的那一套給原樣照搬過來的結果。
流量明星們有人氣,能提高收視率和熱度;實力派有演技,能拉高一下整部劇的平均演技水準。
事實證明,這種模式在最開始的時候效果還不錯。粉絲們支持自家愛豆,收視率和播放量有了;路人們各種罵演技、罵劇情,熱度也有了。
流量主演們拿到了片酬,電視台收獲了收視率,廣告商有了關注度,就連那些實力派的配角,沒準因為什麼“心疼XX,實力那麼強,就是不火”的原因,而重新走紅。
還有,各種公眾號和微博大V可以從誇和罵兩個角度來蹭一波熱度;某些專家可以隨大流的發兩篇批判譴責的文章,顯得自己不是在白混工資;就連觀眾,也可以借這個機會,罵罵演員,罵罵劇情,發泄一下平時積攢的各種怒氣。
皆大歡喜,可喜可賀!
其實吧,這種模式也是有原因。國內的電視劇一直都處在產能過剩的市場環境中,每年有近萬集的電視劇被製作出來,但隻有不到三分之一的能被播出。
而且,國內的電視劇又不能像美劇那樣,可以試播幾集。成績不好,直接就砍掉。在這種情況下,電視台隻能是預測的去購買那些收視率可能會高的電視劇了。
但是像劇情、演員表現這種東西太主觀了,以這些來做標準誤差很大而且也沒那麼多的人手。自然的,是否有大牌明星或者人氣流量,出品方實力如何就成為了最直接的評判標準。
所以,很多電視劇的監製一項裡,都喜歡掛一個大牌的導演或者是製片人的名字,因為這也是電視台在收購電視劇時的加分項。哪怕,這個“監製”和這部電視劇一點關係都沒有。
比如這部,監製一欄就是掛著沐茗的名字。因為這部劇的演員陣容,在如今的影視劇市場環境裡實在是太清流了,整部劇加上主演,就沒有一個人氣高的。
比如說這部劇的三個主演,飾演男主角李銀白的演員叫白羽,是個90年的新人演員。13年中戲畢業,到現在為止隻出演過兩部電視劇,而且還都是配角,完全沒人認識。
女主角萬芊稍微好一些,畢竟出道的時間比較長,還是有不少粉絲的。再加上之前因為參演了沐茗的最新作品,上過兩天熱搜,算是有了些熱度,但也僅此而已罷了。
還有一個老警察的飾演者是許亞軍,這個50、60後的觀眾可能會比較熟悉。拿過金鷹獎、飛天獎等多個獎項的最佳男主角,也算是實力派的老戲骨了。可惜,實力很強,但不管是人氣還是知名度都很一般。
主演都這樣,配角就更不用說了。張誌堅、丁海峰、馮磊……有的知名度很高,但是沒什麼人氣,有的乾脆就是聲明不顯。
然而他們都有相同的一個特點,就是演技實力十分出色。
開玩笑,這批演員大多都是人藝裡演了幾十年電視劇和話劇的老演員,有不少甚至還是現在的北電和中戲的講師、顧問,怎麼可能實力不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