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論是影片本身的質量,或者是萬芊小姐姐的表現,都受到了一致的好評。不少觀眾都被喬藝母子之間的情感打動,這顯然是一部能溫暖人心的作品。
絕大多數的經典作品,往往都是悲劇結尾。因為美好的結局,會隨著時間流逝逐漸的歸於平淡;而一個悲壯的、不完美的結局,卻往往能給人以震撼,讓人印象深刻。
比如說,如果最後讓女主喬藝選擇自殺,那無疑就能討論一些更深層次的人性。不過,沐茗自認為自己是個很俗氣的人,他就是喜歡溫暖的大團圓結局。悲劇?不存在的。
倒是也有好處,清新溫暖的結局至少更有利於票房,看來大部分觀眾還是不怎麼想感受震撼的。
第一天的口碑擴散開以後,第二天的單日票房成績竟然有所上升,達到了八千二百多萬。再之後的第三天,雖然又降了下來,但也依然有著七千多萬的票房。
貓眼的票房預測把之前的3.5億改成了5.5億,畢竟如今票房已經2.2億了,又不像那些爛片一樣會出現斷崖式下跌的情況,最終總票房顯然不會那麼簡單。
不過,的成績並不緊緊如此。事實上,這次水木影視和迪士尼合作,讓影片在北美也同時上映。
因為有了上一部的成績支持,再加上戛納的加成,這次迪士尼直接給申請了七百多塊熒幕。
戛納在北美自然不如奧斯卡的影響力大,但也同樣有不小的關注。因此早在這之前,知道的觀眾就有不少。再加上這段時間迪士尼的宣傳,以及前段時間讓沐茗的名字在北美出現了幾次,所以北美這邊的成績也還不錯。
七百塊熒幕,平均上座率將近50%。上映一周,拿下了200多萬美元的票房成績。與此同時,還有IMDB8.3的評分以及94%的爛番茄新鮮度。
不少觀眾留言,這應該是一部奧斯卡級彆的電影。
試金石那邊之前也想過要不要運作一下,把這部電影送到奧斯卡學院評委的眼前。但是外語片的名額已經沒了,而正常的參選又不符合規定,最終隻能作罷。
特瑞斯還特意半開玩笑的囑咐沐茗,以後再有這種水準的電影,可以考慮道北美這邊來拍,也許可以嘗試著衝擊一下奧斯卡呢。
沐茗笑了笑,內心吐槽:自己再想拍出這個水準的作品,估計得個七年八年的。畢竟,往後幾年的高水準作品可是越來越少了。而且就算有,自己肯定也是要在國內拍。至於奧斯卡,無所謂啦。
沐茗在國內也就待了半個多月的時間,就再一次離開了。迪士尼那邊有點等不了了,希望沐茗能提前開機。沐茗考慮了一下,反正手頭上也沒什麼事,就答應了下來。
不過這一次,不用再飛去北美了,而是反過來向西,直接去了英國。“金士曼”是英國的特工組織,成員也都是英國人,取景地自然也就選在英國了。
已經是十一月份了,想一想英國那陰冷的天氣,還有糟糕的食物,沐茗感覺開機的喜悅都被消磨掉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