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楊慶照例去看田水,沒想到這次卻有好幾個人跟著自己上了山。
反正現在是農閒時節,掙不了幾個工分,倒還不如看看楊慶是怎麼抓獵物的。
可楊慶昨天可是一個套都沒放,哪會有什麼抓獵物的秘訣告訴他們,乾淨利落的看完田水以後就直接回了隊裡點卯報告。
這一番操作可讓其他社員傻了眼,還想著偷學的,師傅自己都不教啊,這可如何是好。
等拿到了今天的工分,楊慶馬不停蹄,帶上自己正在陰乾的竹竿就去了大河邊。
楊家衝大隊距離大河隻有三裡路,距離倒是不太遠,很是方便。
這條大河具體叫什麼名字不知道,隻知道是沅江的支流,反正在楊慶的記憶中,大人也隻是叫這條江叫大河,從沒說過它具體的名字。
雖說叫大河,但是河麵沒有想象中大,平均河寬估計都隻有五十米,和後世那種特彆寬的大江根本沒的比。
但是現在的大河還沒有修建水電站,到處是灘潭,特彆適合魚兒生長,再加上河裡的新能源設備和網具幾乎等於沒有,最多是有人拿雷管等管製玩意在河裡弄一餐魚吃,所以裡麵的魚多的可怕。
楊慶隻在岸上看了一眼,就發現了大量的魚群,看的他眼睛都快直了。
你敢相信,野河裡的魚居然是一團一團的?魚群翻白的時候,那亮閃閃的白色晃得楊慶眼睛都花了。
“我滴個乖乖!除了魚塘,老子第一次看見這麼多的野生魚。”
楊慶釣魚佬之魂迅速燃燒,恨不得現在就掏出家夥事開整。
穿著一雙草鞋,楊慶飛速奔向河邊,準備找個好位置開釣,今天說什麼也得搞幾餐魚回家。
楊慶到河邊的時候,岸邊已經有人了,兩個身穿白襯衣的男人,手裡拿著刷上漆的並繼釣竿正在垂釣,旁邊則是放著兩個少見的帆布包包,頗有些正規軍的架勢。
“八十年代就有這麼好裝備的釣魚佬了?”
楊慶歎為觀止,看著自己手裡這點破爛,不禁心有戚戚。
一頂草帽,一根竹竿,一個自製抄網,手裡還拿著兩個燙了洞的麻袋用來裝魚。
魚竿都還帶著青色,一看就知道是個沒錢的農村鄉巴佬。
所以兩位裝備豪華的釣魚佬,隻是頗為不屑的看了楊慶一眼,便接著轉頭緊盯著自己浮漂去了。
楊慶見狀也不惱,而是笑嘻嘻的在岸邊走了走,選了三個岸邊有樹,水裡有陰,水底有結構或者二道坎的地方,直接用前世自己自製的穀麥窩料各丟了一小捧下去。
在現在這個季節想釣大魚,還就真得用這些實心的玩意,其他粉餌蚯蚓什麼的,不好使!小魚鬨的太嚴重。
在等待窩料發窩的這一段時間裡,楊慶則是取出一段六米左右的後世三號尼龍線,用提前剪好的鵝毛作為浮漂,綁上一隻八號黑色海夕鉤,最後再扯了一點棉花包在線上,輕輕卷上米粒大小的鉛皮。
本來用金海夕效果更好,可是想到金色魚鉤上的工藝和材質,楊慶愣是沒敢拿出來,隻能換成普通的黑色鉤。
將製好的線組綁在竹竿上,見發窩還要一段時間,楊慶乾脆湊到那兩位土豪釣魚佬旁邊,看看他們情況怎麼樣。
那兩人看見楊慶來了,正在談話的聲音不覺大了幾分。
“我跟你說,釣魚就得像我們這樣,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良好的裝備才是釣大魚的基礎。”
“對對對!一根竹竿就想釣大魚,想什麼呢,真當魚是這麼好釣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