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第 42 章 外頭鞭炮劈裡啪啦的……(2 / 2)

後半夜時候,鞭炮聲愈發了小了,隻偶爾零星幾聲響起。

伴隨著鞭炮聲,潘垚的呼吸漸漸綿長,遠處的星光一閃一閃,映襯著她的呼吸,星光月華交纏流淌而下。

“來。”睡夢中,隻聽一聲聲音響起。

柔和且緩慢,猶如山間門的一汪清泉。

潘垚睜開眼睛,撐著手坐了起來,隻見床鋪上,肉身睡得正憨甜。

猶如一陣風,又像是一道光,意隨心動,下一刻,潘垚落在了小廟的屋簷簷角。

“府君,新年好呀。”

瞧見月光星輝下的白影,潘垚笑得眉眼彎彎。

“新年好。”玉鏡府君也笑了笑。

清風吹拂,他的長袍也跟著拂動,潘垚偷偷抓了抓,入手是涼涼的,玉鏡府君低頭看了看,也不介意。

手一翻,他手上出現一物,遞給了潘垚。

“給你。”

“這是……”潘垚接過。

隻見五枚錢幣被一根彩線穿著,編製成龍形,錢幣是黃銅製作,外圓內方。

潘垚眯了眯眼睛,辨彆著上頭被磨得有些平的字樣。

“半兩,五銖,開元通寶,宋元通寶,永樂通寶……這是五帝錢?”

玉鏡府君點頭,“不錯。”

五帝錢,分彆為秦朝的半兩,漢朝的五銖錢,唐朝的開元通寶、宋朝的宋元通寶,以及明朝的永樂通寶。

銅錢流傳數代,經過萬人之手,彙聚百家陽氣,可抵禦邪祟,化煞保平安。①

玉鏡府君:“這是壓勝之物。”

頓了頓,他又道,“舊兮送往,新兮迎來,願土土平安度歲,福氣東來。”

“謝謝府君。”潘垚眼睛很亮,“我很喜歡。”

當然,要是能叫她盤盤的小名兒就更好了。

不過,土土便土土吧。

土可產黃金,地能生白玉,富貴又接地氣兒。

說著,潘垚便將這五帝錢纏在手腕上。

“府君,過完年,我也有禮物要送給你!”

收到禮物,這下是沒有回禮,不過,這並不耽誤潘垚先把話說出來。

畫一個大大的餅,香噴噴又誘人。

“現在是還沒有準備妥,等再過兩日,你便知道了。”

“好。”玉鏡府君笑著應下。

……

大年初一,外頭又響起了鞭炮聲,這是開門炮。

一早,潘家飯桌上便擺了一鍋的素菜。

粉絲,腐竹,發菜,冬菇……這些昨兒拜地主的菜煮了一鍋羅漢齋。

就加了鹽巴味精,清清淡淡,反倒襯出了食物原本的滋味。

“今兒就吃這個呀。”

潘垚瞅著隔壁的桌子,那兒特意打了一張八仙桌,擱的是年三十的大菜,一盆盆的燉鴨燉雞燉大魚,還有一些炸魚炸年糕。

冬天天冷,湯汁都凝結成果凍狀,隱隱還有香味飄來。

“你在長個子,還得添個蛋。”

潘三金樂樂嗬嗬,將鴨蛋往桌上一磕,剝去外頭的青殼。

白嫩嫩的蛋白哧溜一下,滑進了潘垚麵前的湯碗裡。

“就今早吃齋,也很香的。”周愛紅也笑著開口,“味道是淡了一點,要是真不喜歡吃,咱們就意思的吃兩口,一會兒啊,肚子餓了,媽媽再給你泡碗太平麵吃。”

“是啊,盤盤,吃一點意思下。”潘三金自己挑起一筷子的粉絲,嘗了嘗,“不賴不賴,吃齋吃災,今年太平著呢。”

潘垚恍然,原來是吃災的意頭。

“沒事,媽煮的我都愛吃!”

吃過飯,潘垚準備去廟裡尋老仙兒要紅包,不對,是去拜年。

“祝師父新年快樂,萬事如意,財源財運滾滾來。”

“小滑頭,是你財源財運滾滾來吧。”於大仙笑著打趣,還將手中的紅包往潘垚的腦袋上拍了拍。

“拿去拿去,是不是前幾天就盤算著了?小財迷一個!”

“知徒兒,師父也。”潘垚抱著紅包,笑得歡快。

大年初一沒什麼要忙的,也不能忙,這一忙,不就代表著一整年都很忙嘛。

陽光暖暖的落下,小廟院子裡的炭火煨著茶水和橘子花生,於大仙看看日頭,頗為滿意。

“不錯不錯,初一便有好天氣,今年彆的不說,你耀祖叔的養雞場應該是辦得風風火火了。”

潘垚想了想,便知道於大仙為何這樣說了。

《歲占》一書中說了,歲後八日,一日雞、二日犬、三日豬、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馬、七日人、八日穀。②

正月初始這幾日的天氣,對應的便是這些雞犬豬羊,牛馬人穀。

要是天氣晴朗,則所主之物繁衍昌盛,要是天氣陰沉下雨,那對應的所主之物,它的繁衍則不昌。

潘垚眼睛一亮,“那可太好了!”

於大仙睨了一眼,“養雞是你耀祖叔的生意,土土你這麼高興乾嘛。”

潘垚:“我就不能替耀祖叔高興了?”

於大仙半點不信,鐵定有貓膩。

潘垚盤算,初一天氣好,雞日昌盛,養雞場紅紅火火,如此一來,養雞的人肯定變多,到時,六畜平安符推廣開,小廟的香火定然興旺。

很好,這樣一盤算,今年大有可為。

潘垚磨刀霍霍向豬羊,不對,是將打磨到一半的河磨玉捧了出來。

陽光下,她神情認真,皮膚白皙好似泛著光,甚至能瞧到那細細的絨毛。

隨著叮叮咚咚,潘垚一刀一刻的雕琢著仙人的玉像。

玉鏡府君一直都還是白影的模樣,潘垚沒有見過他的樣子,因此,這五官她沒有刻下,隻刻了那廣袖寬袍,長發高束的仙風道骨神態。

潘垚退開兩步,仔細的端倪這玉像。

於大仙瞥了一眼,“嘖,土土啊,你確定這是仙人騎鳳嗎?我怎麼看著像是騎大公雞。”

潘垚心虛。

她沒見過鳳凰,刻的時候,心裡想著的家裡那尾羽豔麗,英勇神武的大公雞模樣。

心有所思,手有所感。

這鳳凰,確實有大公雞的影子。

“胡說什麼,明明就是鳳凰。”潘垚嘴硬。

“嘿,還和老仙兒我辯駁,老仙兒我年老,眼睛可不瞎,你瞧瞧這尾巴,是不是大公雞的尾巴?”

“不是。”潘垚堅決不認。

兩人就這仙人騎鳳的玉像,祂騎的到底是大公雞還是鳳凰,開始了鬥嘴。

這時,一陣自行車鈴鐺的聲音朝這邊過來了,鈴鐺按得快,顯得有些急。

潘垚和於大仙停了鬥嘴,視線一轉,齊齊地朝小廟外頭的小路看去。

來人是芭蕉村的大隊長陳頭頭,他後頭還跟著另一輛的自行車。

潘垚一瞧,嘿,是炸炒米呢。

“沒錯沒錯,我要找的就是這個小姑娘。”

孫永傳看到潘垚,眼睛頓時一亮,好像瞬間門迸出了希望之光。

他翻身下了車,一把就拉起陳頭頭的手,用力的晃了晃。

“好同誌!好同誌!真是為人民服務了!”

“多謝多謝。”

陳頭頭爽朗一笑,“客氣了。”

見孫永傳麵上有著急之色,陳頭頭拉過於大仙,小聲道。

“這位同誌姓孫,剛才一進咱們村,就找人打聽,說是要找前幾天在九龍鎮賣魚的一位同誌,倒不是要尋賣魚的,主要是想找他帶的女娃娃。”

“問是什麼事,他又一臉的為難,好一會兒,才小聲的說是要看事。”

“這不,我正好在附近,一聽就知道,他要找的是潘垚,我就把人給帶過來了。”

陳頭頭怕於大仙板臉生氣,畢竟,這大年初一都愛躲懶,有事兒上門,是有點不妥,他連忙勸道。

“肯定是有事,說不定還是大事,不然人家也不愛初一就登門,你可不準給人甩臉色啊。”

“再說了,來者都是客,初一一生氣,你全年都生氣!”

於大仙睨了陳頭頭一眼。

嘖,這陳頭頭,真是小瞧他老仙兒的胸懷了。

真是恨今兒是初一,不然,他保準用力的給他陳頭頭撅回去!

他老仙兒,是有大胸襟的人!

“知道知道,您忙您的事兒去吧,這兒有我和盤盤招呼著。”

於大仙趕陳頭頭。

“那我走了。”陳頭頭走之前,還戀戀不舍的轉頭。

到底是啥事啊,他也稀罕知道嘞。

不過,到底是初一,陳頭頭心中有忌諱,一步三回頭的走了。

罷罷,他還是等明兒再來,到時拎上一瓶地瓜燒,一盅酒,一疊烤花生,慢慢地聽老仙兒說鄉土故事。

……

另一邊,潘垚一瞧孫永傳,見他命宮重新清明,想來,那血光之災已經破去了。

“伯伯新年好。

“好好,阿妹你也新年好。”

“哦,對了!”孫永傳好像是想起了什麼東西,連忙低頭,接著,他從襖子的口袋裡拿出了一個紅包。

“這個給阿妹拿著。”瞅著,那紅包就要往潘垚的衣兜裡塞去。

潘垚瞪大了眼。

她那聲新年好,沒有這個意思的啦。

這伯伯好生客氣!

於大仙連忙拒接,“不用不用,小孩就道一聲新年好,不用這麼客氣。”

“嗐,不單單是這個,”孫永傳擺手,“大爺,要不是有您家丫頭給我的那一張金牛剪紙,我今兒啊,肯定不能在這裡,那必須是在醫院裡躺著!”

孫永傳眉眼裡皆是後怕。

說一句醫院裡躺著,還是大年初一裡說的吉祥話。

要當真讓那房梁砸下來,他是不死也半殘了。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