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大一些的小孩子除了想念,還多了幾分生疏和埋怨。
瞅著久彆歸鄉的爸媽,腳步停住,不敢上前,隻低著頭,腳尖踢著土路上的小碎石,要不就是拿腳尖劃著圈圈,看天看地,就是不想看爸媽。
因為多看幾眼,他怕自己會不爭氣的流了淚,還忘了那憋著一股氣的怨。
“彆踢,糟蹋鞋子!”做爺爺奶奶的推一推小孩後背,笑道,“去呀,是爸爸媽媽呢,認不得嘍?憨娃!”
一句認不得,說得久未歸家的爸媽又是一陣心酸。
“媽給你買了新書包和筆盒,城裡最新的款式,瞧瞧喜不喜歡?”
哄了幾句,血脈羈絆,孩子又衝父母展開了笑顏。
“媽,我不要新書包也成,明年不出去了唄,我想你們都在家裡。”
“……傻瓜。”男人女人歎了口氣,對視無奈一笑,摸了摸小孩的腦袋瓜。
入手是娃娃細細的發,年前離開時還矮著,才大半年一年時間,竟然長高這麼多。
孩子變化快,他沒有不認識爸媽,爸媽卻有些不認得小孩子的模樣了。
“好不好嘛,你們也在家裡養雞養鴨,像村子裡其他人一樣,去小廟請符。”
“對對,小廟的符靈!”
“再說,過完年再說……好了,過年不要想這些,瞧瞧爸爸媽媽還帶了什麼回來,新衣裳哦。”
“好了,彆忙活這衣裳了,等傍晚娃娃洗了澡再穿,這會兒穿,外頭跑幾圈,衣服就埋汰了。快來幫忙,一會兒還要去小廟拜拜,保平安,靈著呢。”
老人催促,還不忘使喚。
“去,拿了籮筐來,我煮了菜擱裡頭,兒,你力氣大,擔著扁擔去。”
“哎。”
……
新春佳節,家人團圓,最開心的便是那些被留在家裡的孩子和老人。
潘垚今天沒有出去玩耍,和老仙兒兩個在灶膛邊忙碌,老仙兒一句小火,灶膛裡的火便小,老仙兒一句大火,灶膛裡的火便大。
一通忙碌下來,潘垚的控火技術是爐火純青,老仙兒都比了個大拇指過去,潘垚嘿嘿直樂。
小廟方向時不時的有爆竹聲音傳來,潘垚被吸引了目光。
就見三三兩兩便有人家擔著扁擔過去,在供桌上擺了擺盤子。
三牲五果,清酒香燭。
今年賺錢多的,還會在院子裡點根大柱的香條,熱熱鬨鬨,香火繚繞中,小廟屋簷處那尊仙人騎鳳的玉像都模糊了麵容,多了幾分縹緲。
“小廟的香火好了許多。”於大仙也走到潘垚旁邊,兩人一道瞧向小廟方向。
“你們煮好了嗎?”周愛紅的聲音從外頭傳了過來。
她幾步走了過來,瞧了瞧桌上已經做好的菜,嫌老仙兒磨蹭。
她都忙完家裡的活了,他這還沒煮好,要知道,她在家裡可不是隻拜一處,今天得祭天地,拜祖宗,還有地主財神。
“我來我來。”周愛紅性子利索,接過了切切細細的活,一邊做,一邊還傳授自己的經驗,“彆炒一碗準備一碗材料,材料要早點備好,然後就隻要煮。”
潘垚和於大仙受教地點頭。
“行家一出手,就知道有沒有!”潘垚吹捧了兩句。
周愛紅嗔笑。
她一邊忙,一邊和兩人嘮嗑。
於大仙想著這兩天回村的青壯,芭蕉村都熱鬨了許多,順道便問周愛紅。
“梅子和有才也回來了吧。”
“沒呢,”周愛紅手中的勺子不停,“托人寄了信,說今年不回來過年。”
“不回來?”於大仙詫異。
“是啊,”想著老姐妹,周愛紅還歎了口氣,“回來一趟不容易,路費也貴,估計是想再多賺賺,也少花點錢。”
於大仙搖了搖頭,這過年的不回家,攢再多錢又有什麼意思。
“彆的沒什麼,就是孩子得傷心了,盼了一年,中秋沒回來,想著過年回來,哪想到,夫妻倆過年也沒回來。”
瞅著村子裡彆家的爸媽都回來了,對比之下,心裡也苦。
潘垚插了一句:“聰聰哥和他奶奶去他姑姑家了,今年不在芭蕉村過年。”
梅子和陳有才是芭蕉村的,因著梅子和周愛紅交好,潘垚還叫一聲梅子嬸嬸。
今年過完春分,梅子和陳有才去了外地投奔親戚,親戚來信說了,會帶著他們發財。
陳聰聰是他們的兒子,在老家和爺爺奶奶過。
他同潘垚一個學校,是五年級的大孩子,放學上學,芭蕉村的小孩子都一道走,潘垚也會喊一聲聰聰哥。
因著兒子兒媳過年也不回來,陳家老太太埋怨了幾句,老頭子又辯護了兩句,兩人加起來都一百二十歲的老太太老頭子了,和樂了大半輩子,臨近年關,竟然鬨起了脾氣。
賭氣之下,老太太走著路,去隔壁村子的閨女兒家過年,孫子也拎了去。
留老頭子一個人孤家寡人。
“啊,去姑姑家過年了?”周愛紅意外,“盤盤你怎麼知道。”
於大仙一句大火,潘垚繼續添柴。
“我瞧到的,婆婆還從籃子裡抓了把花生給我。”
旁人家的事,周愛紅也不再多問,隻和於大仙兩人說,陳有才和梅子是有些不該,賺錢重要,家裡的老爹老娘,還有小子,那也是一樣重要!
時間過得快,小孩一年一年長,老人一年一年老,還不回來多看幾眼,以後孩子大了不親人,老人年紀也漸漸老,說句不中聽的,那等於是看一眼少一眼。
最後,周愛紅也無奈的歎了口氣。
“也沒辦法,都是錢鬨的。”要是可以,誰願意背井離鄉,生活啊,就是有萬般的無奈。
“那就陳叔一人在家?也不知道煮沒煮菜。”周愛紅不放心。
“這樣吧,一會兒盤盤你去喊他,讓他今天來咱家吃飯,就添雙筷子的事,他要是實在不肯,也不打緊,咱們給他裝幾碗菜去。”
大過年的,冷冷清清,冷鍋冷灶,那可不成!
還得餘點菜,那叫做年年有餘。
“哎。”潘垚應下,不忘給她媽媽送去讚美,“媽你真好,人美又心善,我最愛媽媽了。”
周愛紅老臉一紅,“去去,油嘴滑舌!”
哪裡想到,還不待潘垚去陳家,陳家老太太踩著小腳,從隔壁村的閨女兒家又回到了芭蕉村。
她瞅著那衝自己直哼哼的老頭子,一拍大腿兒,急道。
“彆哼哼拱拱了,咱閨女兒家鬨鬼了!”
老頭子正不高興,哼哼拱拱,那不是說他豬嘛,這不修口德的老太太。
下一刻,聽到鬨鬼,他當即傻眼了。
“哈!”
“彆哈!”老太太著急忙慌又嫌棄,“不頂事兒,走走,咱們去尋小大仙,我細細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