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堅高中學生一般不進行固定班級教室,而是根據學生的選課,把讀不同課程、不同進度的學生,分類編班排課,通常非主要必修課,少於10人可能就不開課。
假如學生有進步,可以從低級調到高級班,反之亦然。
每門課都是學生拿著書包文具,各到不同老師的教室去上課,下一門再到另外的老師教室去上。
周成彬第一天有4門課,分彆是漢語語言文化、藝術史、拉丁語言學、樂理學,都是AP課程的考試科目,和他在同一個課程的學生,多數都是已經開始了申請大學的流程。
周成彬其實也寫了幾篇高校的申請陳述,有約翰校長指導,他的個人陳述寫得很流暢。
個人陳述,也就是申請西方國家高校時由申請人寫的一篇關於自我的漫談體文章,主要用於描述個人的背景、申請目的、研究方向等信息。
在某些高校,個人陳述能代替麵試。
第一門漢語語言文化課程,統共有20名學生,有華裔,有美利堅本土,也有日韓的留學生,授課老師是個外教。
課程分專題介紹包含中國文學、地理、曆史、哲學等中國文化,當然,這主要是了解,教學側重點是全方位地訓練學生中文的聽、說、讀、寫能力,以此希望獲得對中華文化的全麵了解。
第一次授課,周成彬就在外教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為他的表現對其他學生而言是一種降維打擊。
“藝術史,四樓活動室”。
上完漢語語言文化,周成彬看了一眼自己的課程表,然後爬樓找到了對應的上課教室,走廊上的學生們似乎對他回校有了一個課程的冷卻時間,雖然視線依舊灼熱,但是討論卻少了。
在三一高中,終究是個人前途比他人的熱聞要更重要一些。
可以給予關注,但那要在不影響自己學習的進程中間。
藝術史同樣是兩個課時,老師早早就在等候著新學生的到來,顯然前麵他剛給其他同學上完課。
“藝術形式的影響因素有那些呢?有沒有同學可以列舉一些?”
“政治!”
“噢,不錯!”
“信仰,老師!”
“是的,還有嗎?”
“性彆!”
“倫理觀!”
“時代階段!”
“噢,看來大家課前都有過了解,沒錯,這些都是影響藝術形式的要素,那麼我們就.....”。
授課形式,是原汁原味的美式課堂,即授課老師會積極鼓勵所有學生發言,表達自己的思想,表達自己的觀點,即使是錯的也無妨,先去說了先。
畢竟即使是錯的,也特彆有討論的價值。
比之曾經的學習方法,這無疑是讓周成彬感到了與眾不同。
誰好誰壞不能簡單評判,總之各有優劣,但思維的活躍性,在美式課堂中還是挺重要的。
四個課時過去,上午便結束了,雖然也有食堂,但家裡離學校不是太遠,周成彬也就收拾了書包準備回家吃飯。
“哈嘍,是NCT的SUNGBIN吧?”
走廊裡,兩個明顯是亞裔麵孔的女生跟著他走出教室,在走廊中用著不太確定的語氣問道。
在美利堅,周成彬用的都是原來的英文名字稱呼,也就是Allen·周,SUNGBIN是S.M給他起的活動藝名。
雖然麵部被口罩重新擋住了,但他優越的五官並沒有完全被遮住,外露的白皙膚色以及頭部整體的側麵和其中一個女生的手機顯示屏壁紙幾乎彆無二致,隻是衣服不同,發型也略微有差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