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番外2(2 / 2)

結成對郎的鄭楚兩人更不要說了,感情深厚是大秦大陸上任何一對夫妻不可比擬。

所有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隻有彼此,沒有第三人穿插在他們的家庭生活之中。

趙軒秘密派人來吳國想求娶霍思華時,霍思華反應非常強烈。

霍思華一直幫助鄭鈺銘處理公務文件,深知吳國跟趙國的本質關係。趙國是吳國潛在的第一大威脅強國。霍思華在蔚山看到趙軒,對這個精明俊武的國主帶了主觀偏見,相當沒有好感。

之後鄭鈺銘被魁吉刺殺險些喪命,霍思華更是把將魁吉帶到蔚山來的趙軒恨了徹底。

對趙軒沒有好感的霍思華當然不會有愛慕之心,另外,趙軒擁有眾多妻妾的事實,也是霍思華反感趙軒的主要原因。

趙軒的求婚被鄭鈺銘否決後,霍思華開始思索自己的未來。思索之後,霍思華豁然發現,大秦上流社會一對一的婚姻是相當稀少,一對一婚姻最多體現在社會下層。男性隻要有點社會地位或者手中富餘,大半會納妾,就連本是小商人的吳牧,都是有兩個小妾的。

鄭鈺銘和楚朝輝對三個義子女的婚姻態度非常開明,明確提出三人婚姻自主,擁有婚姻自主權的霍思華心中有了決定,今後的婚姻對象不求他身份地位多麼高貴,身價財富多麼富裕,隻求對方跟自己心意相通,能一生一世相守到老,。

一生一世並不是嘴上說說就能實現,那必須用一生來證明。霍思華無法看清求娶人是嘴上保證承諾,還是行動確保誓言。求娶霍思華的世家豪門都有承諾,會以百慕國婚禮相迎。怎麼分辨一心一意的人,讓霍思華很煩惱。

承諾一心一意的人很多,但是讓霍思華感受到,以她才學為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比她大八歲的衛仲。

“就因為衛仲出處以你為榮?”鄭鈺銘對衛仲不太了解,記憶裡的印象好像是個爽朗的學子,外表也很周正。

“是的!”霍思華跟衛仲的族妹衛蔻是好朋友,和衛仲經常碰麵。

衛仲對霍思華一向有讚譽,吳王笙四年提拔考試之前,在許國王公子申落麵前大誇特誇了霍思華。仿佛霍思華的聰明讓他臉上有光無數。

第二屆提拔考試之後,衛仲被分配在蔚山達城當了郡守公孫期的助手,兩年後被公孫期推薦升任達城主事。

木頭跟長鬢毛在康城呆不習慣,鄭鈺銘隻能將木頭跟長鬢毛放在銘輝山穀。經常回銘輝山穀探望的霍思華,每次回蔚山,衛仲總會知曉,總會想法見上霍思華一麵。

剛開始,霍思華還當衛仲是以學長身份關心學妹,是同窗情誼。時間長久,加上衛仲一直沒有議親,聰明的霍思華馬上領悟到衛仲頻繁拜訪的用意。

“沒想到思華會選擇衛仲。”鄭鈺銘晚上跟楚朝輝說起這事心有不甘。

衛仲在當年的提拔考試隻考到二十名,比起才華橫溢的楊賀和符疇差遠了。

“思華選擇不錯,衛仲是個心胸寬廣的好兒郎。”楚朝輝聽完卻讚揚起霍思華。“不但衛仲本人不錯,衛家家主衛舒慶也是睿智之人,思華嫁進衛家不會嫁錯。”

衛舒慶的眼光看得很遠,衛國滅亡之後,毅然帶著家族定居吳國。楚朝輝對衛舒慶最滿意的是幫著搞定了公子適,讓公子適成了吳國牽製趙國的重要籌碼。

“唉!我怎麼覺得誰都配不上思華?”鄭鈺銘嘀咕。

霍思華是鄭鈺銘費了心血培養出來的,眼看自己的心血要嫁進彆家,鄭鈺銘有了丈人丈母娘心態。

吳王笙八年春天,霍思華跟衛仲舉行了婚禮,婚禮形式也是百慕婚禮。鄭鈺銘和楚朝輝給予霍思華的陪嫁是名下公司百分之五的股份。

經過十年發展,鄭鈺銘跟楚朝輝兩人名下所屬公司資產急劇膨脹,每年紅利高達上百萬金。衛青跟霍思中成親時,鄭楚兩人送的賀禮也是百分之五股份。

衛仲迎娶了霍思華後,當年就被調到趙國管理趙國地方政務,霍思華隨同夫君上任,在趙王都開辦了男女混合綜合大學,霍思華為大學院長。

吳國平定天下,改國號華漢,衛仲又從趙地調回中央,提拔為工商司司長。霍思華則被任命為教育司司長,為華漢帝國中央第一位女性高官,自此,帝國女性開始走上從政之路。

華漢帝國曆史上對霍思華的記載很多,霍思華除了在學術上貢獻很大,她還生育了六個孩子。六個孩子中有四男二女,六個孩子長大後,在各領域都取得非凡成就。

讓世人感覺有趣的是,霍思華和衛仲的六個孩子姓了四個姓,分彆是衛、霍、鄭、楚。衛家孩子祭祀時,必須同時祭祀五家祖先。這五家祖先分彆是父親之祖,舅舅舅夫之祖,兩個姥爺之祖。千年之後,華漢大陸上之上,還有衛霍鄭楚四姓的後人祭祀五祖的習俗。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