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路軍馬,各自都來下寨。近山砍伐木植,人家搬擄門窗,搭蓋窩鋪,十分害民。
高俅自在城中帥府內,定奪征進人馬。無銀兩使用者,都充頭哨出陣交鋒;有銀兩者,留在中軍,虛功濫報。似此奸弊,非止一端。有詩為證:
無錢疲卒當頭陣,用幸精強殿後軍。正法廢來真可笑,貪夫贓吏競紛紛。
高俅在興仁府不過一二日,就得報,張繼大敗而歸,連老婆賈氏都被江鴻飛給捉走了,東平府、東昌府一帶也失守了,他那八萬大軍隻剩下幾千殘兵敗將逃到了濮州,而且,身體本就不好的張繼,還因為遭此大變而一病不起。
高俅大怒:“張繼愚蠢,壞我大事,必不輕饒!”
徐槐比高俅還沮喪,因為經過徐青娘和汪恭人的斡旋,賈夫人已經表示會全力支持他剿滅水泊梁山。
如今賈夫人不僅被梁山軍給打敗了,她本人更是被江鴻飛給生擒活捉了。
毫不誇張的說,這等於是斷了徐槐一臂。
高俅重重地參了張繼一本,請趙佶治張繼的罪,其家男人儘數刺配,其家女人皆被打入教坊司,其他戰敗的將領一並處罰,以儆效尤。
在這期間,劉夢龍也率領他手下的一萬五千水軍、五百隻棹船走五丈河來到了興仁府。
高俅主張等雲天彪和陳希真來了,再研究與水泊梁山交戰的細節。
可張叔夜反對。
張叔夜認為,打仗這種事,不是道士煉丹,得等到所有煉丹材料都準備妥當了,再開爐煉丹,而是應該抓住所有戰機。
對於張叔夜頂撞他,高俅很生氣。
可高俅將張叔夜找來,就是為了彌補他指揮上的不足的,所以他悻悻地壓下自己的憤怒,喚來十節度使等人,都到廳前,共議良策。
王煥等稟複道:“太尉先教馬步軍去探路,引賊出戰,然後即調水路戰船去劫賊巢,令其兩下不能相顧,可獲群賊矣。”
高俅看了一眼張叔夜。
張叔夜點點頭,示意高俅可以一試。
高俅便從其所言,當時分撥王煥、徐京為前部先鋒;王文德、梅展為合後收軍;張開、楊溫為左軍;韓存保、李從吉為右軍;項元鎮、荊忠為前後救應使。黨世雄引領三千精兵,上船協助劉夢龍水軍船隻,就行監戰。
劉夢龍跟眾人離開後,又獨自一人返回來說:“太尉,末將有個想法……”
麵對高俅的征調,劉夢龍在來的路上就想好了,一定積極響應。
劉夢龍之所以如此積極地響應高俅的號召,並不是因為他對趙宋王朝如今的局勢有多憂心,也不是因為他一心想要精忠報國,而是因為他乾夠了水軍,正躊躇滿誌地想要往陸軍方向轉,滿心要拿下梁山軍,替他自己的履曆上劃上最為精彩的一筆,讓高俅看到他的能力,賞識他這個將才,將他從水軍這個前途渺茫的賽道拉到陸軍那個更有作為的賽道。
眾所周知,趙宋王朝的水軍不受重用是不爭的事實。
毫不誇張地說,在趙宋王朝,同級彆的水軍軍官,彆說比同級彆的馬軍軍官的地位低了,就是比同級彆的步軍軍官都遠遠不如。
而且,已經升到統製官的劉夢龍,在水軍的升遷之路上可謂已經走到了儘頭,再往前已經是無路可走了。
所以,劉夢龍迫切需要借助這次與梁山軍的戰功,來完成他自己的華麗轉身。
可以說,從西川剿匪之戰後,劉夢龍就一直在積極準備,並特彆注意強化他手下將士的陸戰能力,以期趙宋王朝的高層能注意到他在水軍以外的統兵才華。
而突破仕途瓶頸的機遇,就在當下了。
一般來說,沒有實力的人如果野心太強,那麼他的人生必將淪為一場悲劇,因為他會因此不斷在失敗中掙紮,而痛苦,將是最終伴隨他終身的不良情緒。
但劉夢龍明顯是實力和野心兼備的將才。
對於此戰,劉夢龍也做了極其充分的準備。
梁山泊周遭水道數千條,四方環水八百裡。有七十二段港杈,藏千百隻戰艦艨艟。那處寬廣無邊而又處處隱藏殺機的大湖,可謂是梁山水軍的天堂,同時也是不明地形之客軍的地獄。
作為趙宋王朝水軍裡出類拔萃的宿將,劉夢龍不想犯上“以己之短,攻人之長”的低級錯誤,他想將梁山水軍引到他手下水軍非常擅長作戰的大江大河中作戰。
而北清河就是劉夢龍理想中的戰場,隻要梁山水軍進入北清河之後,就沒有了地利的優勢。
關鍵,北清河是水泊梁山與其在山東的地盤的大動脈,隻要他將這條大動脈截斷了,他就不信梁山水軍會不來跟他決戰。
那樣一來,取勝的關鍵便在於雙方指揮官的臨時調度和麾下水軍的素質。
不得不說,這樣對劉夢龍來說,雖然考驗也很大,但他對自己的部眾有著絕對的信心。
“雖然不能選擇對手,但最起碼,我能選擇一處適合我自己的戰場!”
不過,劉夢龍也知道,他要想這麼打,首先需要得到高俅的同意。
這並不容易。
要知道,高俅之所以調他來梁山泊這個戰場,可不是讓他來展示自己的,而是讓他來協助宋軍攻取八百裡水泊中間的梁山大寨的。
高俅會不會“節外生枝”,將寶押在他能消滅梁山水軍上,他也不敢保證。
於是,劉夢龍便將他想將梁山水軍逼到北清河交戰這個想法跟高俅說了。
高俅心想:“張叔夜對我指手畫腳也就算了,你一個小小的統製官,也敢有這麼多想法,你聽令行事就得了。”
所以高俅冷冷地問:“你在教我做事?”
劉夢龍表麵上趕緊請罪:“末將不敢!”,心裡則在大罵:“豎子不足與謀!我大宋全都是毀在汝輩酒囊飯袋之手!”
不想,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聞煥章和劉錡幾乎同時出列,對高俅說:“太尉,此計大妙也!”
說完,聞煥章和劉錡對視一笑,他們不約而同有一種知己之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