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求和!(1 / 2)

仙俠版水滸 任鳥飛 7498 字 5個月前

兩國交兵,不斬來使!

王黼萬萬沒想到,水泊梁山如此不講武德,竟然將他派去議和的人給砍了。

這也太不把他們趙宋王朝放在眼裡了,胡虜都沒有水泊梁山的人野蠻!

與此同時,王黼也看出來了,水泊梁山果然很強硬,似乎根本就不怕跟趙宋王朝全麵開戰。

這不禁讓王黼犯了難!

而蔡攸這時則完全是一副撒手不管的意思,就仿佛這件事已經跟他沒關係了一般。

見此,王黼不禁有些後悔他自己手欠,非得插手此事,結果把他自己給架在火上烤了。

沒辦法,王黼隻能將鄭居中等宰執找來,商量對策。

一眾宰執商量來商量去,還是覺得,除了想辦法議和以外,沒有更好的辦法。

所以,一眾宰執,在這個殘酷的現實情況下,難得地基本達成了共識,那就是說服趙佶同意去跟江鴻飛議和,哪怕是全盤接受江鴻飛提出的勒索條件。

唯一的問題就是,誰去跟趙佶說他們的決定。

一眾宰執你推我、我讓你,最後這個球又傳回到了王黼和蔡攸的腳下。

王黼和蔡攸也知道,在這個時候,另外幾個實際上跟他們不對付的宰執,能不落井下石就已經很不錯了,想讓他們跟自己一塊背這口大黑鍋,那是想也不用想。

所以,王黼和蔡攸也沒再多說什麼,而是找了個趙佶看起來心情不錯的機會,一唱一和地跟趙佶說清楚了,趙宋王朝目前危急的形勢,東南的重要性,西軍麵臨的田虎和王慶兩大寇的壓力,趙宋王朝經濟和糧食的短缺,高俅希望朝廷能再給他一二十萬援軍,然後委婉地跟趙佶說現在小不忍則亂大謀。

雖然王黼和蔡攸說得已經很隱晦了,但趙佶隻是喜歡奢靡和好大喜功,不是愚蠢,他怎麼會聽不出來王黼和蔡攸的潛在意思是,高俅那裡可能已經頂不住了,他們趙宋王朝這邊的問題多多,必須得跟江鴻飛議和了,要不然,東京汴梁城就危險了,他趙佶就危險了,趙宋王朝的江山社稷就危險了。

趙佶心下大震,連忙召集所有宰執討論對策,並主動說出,實在不行,就下旨任命江鴻飛為梁山軍節度使,封齊王,割山東、河北之地,使江鴻飛世代鎮守。

見趙佶主動說出這樣的話來,一眾宰執全都暗鬆了一口氣,然後委婉地說出來了江鴻飛給出的議和條件。

趙佶一聽,江鴻飛不僅要山東和河北,還要五千萬緡戰爭賠款以及他的三個女兒!

聽完江鴻飛的勒索,到底當了二十多年皇帝的趙佶,漸漸地冷靜了下來。

趙佶不冷靜下來也不行,要知道,他要是頭腦一熱答應這樣的議和條件,那他可就是趙宋王朝的罪人,尤其眼下的局勢還是由他引出來的情況下。

還有,趙宋王朝曆任的皇帝最引以為傲的一件事就是,他們大宋沒有像漢唐一樣用和親這個屈辱的政策來維持自己的統治。

如果這個堅持在趙佶這裡被打破了,那趙佶就更愧對祖先了。

再者,作為一個帝王,哪怕隻是作為一個父親,連自己的女兒都保護不了,被敵人一次就要走了三個當玩物,這讓趙佶情何以堪?

所以,過了最初的驚慌失措,趙佶慢慢地閉嘴不言了。

——趙佶並沒有立即就采納一眾宰執的建議,這件事實在是太大了,他想再聽聽其他臣子的看法。

因此,趙佶命人將江鴻飛的議和條約散發下去,並下達詔書,要求文武百官上書陳獻利害。

一眾宰執也沒有再勸趙佶。

——這件事確實太大了,一眾宰執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幫他們分擔壓力。

等一眾宰執退下,趙佶在崇政殿裡長籲短歎,他想不明白,就在不久前,他還雄心壯誌地想要收複燕雲十六州,完成趙宋王朝曆任皇帝都沒有完成的壯舉,在功績上成為趙宋王朝曆任皇帝中僅次於太祖趙匡胤的存在,可這才多久,趙宋王朝的形勢就突然急轉直下,甚至都有快滅亡了的趨勢!

“難道真像童貫所說得那樣,是因為花石綱導致的天下大亂?”

“我富有四海,太平為娛,歲月能幾何,不想徒自勞苦,有錯嗎?”

“天下財富甚多,奉養我一人,難道都不足嗎?”

“……”

十一月二十三日。

趙佶召集文武百官商議應對來自水泊梁山的威脅以及水泊梁山提出來的議和條件。

有的大臣當庭建議,繼續招兵,然後沿著黃河以及東部的各個關隘險地囤積大軍,嚴防梁山軍南下,並加強東京汴梁城的防禦。

有的大臣表示反對,他們認為,這完全是在紙上談兵,招這麼多兵,錢從哪來,兵從哪來,關鍵時間從哪來?

開封府士曹趙鼎提出,調種師中或者姚古去替換高俅,什麼事都讓新的統帥自己決定,錢也歸新的統帥自己管,官員也讓新的統帥自己任命,兵將的賞賜權也給新的統帥,隻要新的統帥能擋住梁山賊寇,不讓梁山賊寇來攻打東京汴梁城就行,同時,還應不限文武官職,大膽啟用有才略且忠誠勇敢者擔任統製。

可趙鼎剛提出這個建議就遭到了一眾文官的狠批,直到趙佶認為趙鼎議論不合時宜,謫監到解州,一眾文人才善罷甘休。

還有一派人聲稱“祖宗之地,子孫當以死守,不得以尺寸與人”,代表性人物就是禦史中丞何栗,他義憤填膺道:“祖宗之地寸許不可與人,何必商議?”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