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行山脈在黃土高原的東麵,西北側整總體地勢平緩,西南側是華北平原,縱側落差明顯。
金坡關正好在這樣的地理條件之下,北麵需要防守的方向地勢平緩,遠處還有個懷來小盆地,可以作為來敵的休整服務區,而關城的南麵,戰略縱身的方向卻落差明顯,地勢陡峭,就連糧草補給都很困難。
金坡關在曆史上發生過一百多次交戰,結果有很多次都是守方失利,每每從大漠草原奔襲而來的鐵馬西風,想進犯燕京,都要先嘗試一下攻打居庸關,可是居庸關天險卻從未失守過,結果打不過居庸關就打金坡關,打不過居庸關還打金坡關。
而金坡關呢?簡直就是地主家丫鬟的私生子,天生的受氣包。
曆史上,直到清朝以後,實現了長城內外的大一統,金坡關也就不再受這樣的窩囊氣了。
話說,居庸關那裡曆來是破關就破城,所以不論誰占據燕京,都會重兵防禦居庸關。
而金坡關則常被人忽視。
對於水泊梁山這個剛剛才入主燕地的新勢力來說,更是如此。
金人早就打探清楚了,梁山軍在金坡關這裡隻布置了一支步軍,守關的將領名叫曹正,以前隻是個宰牲口的屠夫。
金人還早就探明了,金坡關並非建在山川的險隘處,它不夠堅固,另外防禦麵也太大,小道太多,很容易被刺穿。
還有,因為水泊梁山剛入主燕地,還沒顧得上加固金坡關,以至於金坡關關城的甕城到現在都還沒有修建好。
總而言之,目前的金坡關,並不屬於“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雄關一座,而是很慫,屬於“慫關”一個。
用明代大臣於謙的話來說就是:“險有輕重,守亦有緩急,居庸、紫荊並為畿輔噤喉,論者常先居庸關而後紫荊關,卻不知寇窺居庸關其得入者什之三,寇窺紫荊關者得其入者什之七。”
意思就是說:攻打居庸關成功概率很低,隻有十分之三,而攻打紫荊關卻是十分之七的大成功率。
你說金坡關它慫不慫?
可惜,這時還沒到明代,還沒有於謙這個言論,而水泊梁山占領燕京的時間太短了,根本就顧不上金坡關這裡的問題。
甚至就連江鴻飛都滿以為,將金坡關交給頗有謀略的曹正來守衛,就沒有問題了。
沒錯。
曹正接手金坡關後,努力布防,努力維修這座荒廢了二百多年的關隘。
關鍵,儘管金軍趁著黑夜前來摸關,但曹正早在關下布置了很多乾草堆,他在感覺不對勁的情況下,命人射著了那些乾草,將正在偷關的金軍給照了出來,隨即組織防禦。
而且,雖然金坡關遭到了偷襲,讓曹正大驚失色,但曹正仍舊沒有忘記派人在第一時間點燃烽火台。
可以說,曹正做得已經夠好了。
可曹正的步三軍還是有一個非常大的短板——沒有猛將。
步三軍的第一煉氣高手是焦挺。
可就算是焦挺,也隻不過是三流煉氣士。
而完顏斜也的隊伍中有完顏銀術可、完顏宗輔、完顏兀術、完顏撒離喝這四大高手,還有眾多實力不俗,可以與長白山中的妖獸正麵廝殺的煉氣士。
見偷襲不成,在完顏斜也的指揮下,借著金坡關有高低跨,完顏銀術可、完顏兀術、完顏撒離喝身先士卒,率領金軍中的煉氣高手,從高處往金坡關的關城裡跳。
紫荊關的“慫”主要是地理位置造成的,在《四鎮三關誌》裡記載有一位明代官員對紫荊關的評議:“紫荊關界浮圖、保定之中,阻山不險,帶河不深。所恃浮圖、烏龍、寧靜三總局之外戶。守在外戶,則紫荊固,一潰其防,何取於紫荊哉?”
也就是說,紫荊關沒有很牢靠的自然屏障,無險可守。要想守住紫荊關,就得把陣地靠前,守住外圍的浮屠等幾個關口,否則外圍失守,紫荊關基本上就完了。
曹正不是沒看出來這一點,可他隻有五千人馬,關鍵,他接手金坡關的時間太短,根本沒有時間修建經營浮屠等外圍關口,隻能據守關城。
結果,金人並沒有費多大的勁就打進了關城。
更讓曹正難以招架的是,完顏斜也派完顏宗輔率領一支金軍沿小徑偷越金坡關,繞至關南,破壞長城上的防禦禁製,拆邊牆而入。
得知金軍入關了,步三軍的將士不禁慌了!
曹正見此,大聲鼓舞步三軍的將士:“金狗必是刺穿了某處小道,其兵絕不會太多,不足為懼,他大軍,尤其是其部靈馬輜重,若想大舉過關,勢必要打下我這關城,我們隻要守住關城,便能拖住他大軍,用不了多久,援兵必至。”
在曹正的鼓舞下,步三軍的將士,分段式用弓弩壓著金軍。
金坡關的關城是大城套小城模式,也可以理解為梅花狀,可以有效地遲滯敵方進攻。
曹正就利用弓弩和關城的地利,一點一點與金軍遊鬥,根本不跟金軍打接觸戰。
如此一來,哪怕搶關的金軍中有完顏銀術可、完顏兀術、完顏撒離喝這三大高手,他們推進的速度也並不算快。
而完顏宗輔率領部分金軍穿過長城了之後,急忙往金坡關趕,想要繞到背後雙向攻打金坡關,放完顏斜也所率領的大軍進入金坡關。
也就在完顏宗輔率領兩千人來到金坡關前,趙立親率一千馬軍也趕來增援金坡關。
完顏宗輔不愧是金國數得上數的宿將,他見趙立手下全都是馬軍,立即占據山坡上的有利地形,向趙立他們射擊。
見此,趙立一馬當先率領這一千人馬邊向金軍射擊,邊迎著金軍的箭矢衝鋒。
趙立跟那些不情不願上梁山的人不同。
在上梁山之前,趙立隻是因為勇武被招募成為士兵。
而到了江鴻飛這裡,江鴻飛大力提拔趙立,讓他很快就成了一名統製一萬人馬的統製。
毫不誇張地說,江鴻飛對趙立有知遇大恩。
當上大將了之後,趙立不喜聲色財利。能與士卒同甘共苦。每次作戰,他總是衝在前邊,對臨陣退卻的人,他從來都是嚴懲不貸。可以說,他治軍極為森嚴。
也正是因為如此,趙立手下的軍隊戰鬥力很強。
此戰,江鴻飛並沒有安排趙立接應金坡關,他安排趙立接應的是居庸關。
——江鴻飛收到的消息是,金軍隻派了三路大軍分彆攻打居庸關、古北口和南暗口,不知還有奇襲金坡關這一路。
趙立見王稟將居庸關守衛得鐵桶一塊,根本就不需要他接應,又隱隱感覺,金軍能橫掃大遼帝國,不應該就這點本事。
於是,趙立便將燕地的地圖拿出來,仔細觀看。
趙立換位思考覺得,他要是金人,根本就不會在居庸關這裡死磕,一定會繞道金坡關,從金坡關進入燕地。
這麼想了以後,趙立主動跟江鴻飛請求,留下五千人馬接應居庸關,他親率五千人馬前去接應金坡關。
經趙立提醒,江鴻飛才意識到,居庸關自古易守難攻,強如鐵木真,所向披靡,也奈何不了居庸關。
而明代有一句話:“居庸則吾之背也,金坡則吾之喉也,猝有急則扼吾之喉而附吾之背。”
江鴻飛又仔細看了看燕地的地圖,發現內長城沿線唯獨金坡關一帶屬於山穀盆地,河流貫通,利於交通。
劉慧娘提醒江鴻飛,從戰國時期開始,金坡關這裡就曾多次被攻下來。
所以江鴻飛同意了趙立的請求。
趙立於是留下五千人馬繼續接應居庸關,親率一千馬軍、四千步軍前往易州。
還沒到易州,趙立就看見了曹正點燃的烽火。
趙立當機立斷,讓步軍在後麵急行軍,他親率馬軍先行一步增援金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