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元宋終局之戰(1 / 2)

仙俠版水滸 任鳥飛 8731 字 3個月前

收到石秀傳回來的已經攻下杭州城、捉了趙構、南宋小朝廷的所有皇室和宗室以及大臣完成斬首的消息了之後,江鴻飛下令,讓早已經準備好的大元軍立即東進。

一月十五日,江鴻飛親率大元軍主力渡過淮河。

二十日,大元伐宋軍左路先鋒林衝、張俊破大勝關,宋戍兵皆遁。大元伐宋軍右路先鋒關勝、劉光世率軍攻最險要的虎頭關,先與宋軍戰於沙窩,副都統鄧飛將宋軍擊敗,繼而破守關宋兵。

二十一日,江鴻飛至黃陂。

三十日,江鴻飛率軍抵長江北岸。

時任南宋沿江製置副使的劉寶原是張俊的部將,由於張俊被江鴻飛要走,此人得到趙構重用,負責守衛至關重要的長江,可此人驕橫刻薄,殘暴寡恩,與幾任地方官都不合,又隻知斂財,部下戰鬥力大大下降,當地百姓無不痛恨。及大元軍至,漁人儘獻漁舟濟師,並充作向導。

二月初一,江鴻飛命大將楊誌率前軍渡過長江。

二月初三,江鴻飛登上江北的香爐山,俯瞰大江,見江北有武湖,湖東江岸築陽邏堡,南岸即滸黃川,宋軍以大舟扼江渡,擁兵十萬,戰船兩千,陣於江中,水陸陣容嚴整。大元軍當即遣軍奪大舟兩艘,連夜準備舟楫,欲奪據點陽邏堡,強渡大江。

初四晨,風雨昏暗,諸將以為不可渡江。江鴻飛不從,令揚旗伐鼓,分兵三道並進。

勇將李逵率敢死士數百衝擊,乘朦朧擊鼓急進,直達南岸,諸軍亦競相爭渡,宋軍迎戰,三戰皆敗。

大元水軍大將阮小五、部將李寶率軍乘輕舟鏖戰於北岸,獲宋大船二十艘,俘二百人,斬宋將劉惟輔。水軍大將張順、部將王定六,率精兵與宋軍戰於中流,凡十七戰,奪宋船千餘艘,殺溺宋兵甚眾。宋軍三道皆敗,陽邏堡防線也累遭失敗,大元軍遂迅速渡江。

江鴻飛聞報,大喜,傳令全軍進圍鄂州城,同時以一部兵由張清、孫立率領襲江西;另遣兵於繞道湖南的魯智深、史進部。

江鴻飛渡江後,駐營於滸黃州,下令“軍士有擅入民家者,以軍法從事,凡所俘獲,悉縱之”。

初六,江鴻飛派人前往招諭鄂城。

使者行至東門,宋軍箭如雨下。

江鴻飛知道宋軍有所準備,於是在初九率軍將鄂州團團圍住。

因為趙構派張浚接管了童貫手上的軍隊,目前軍事實力是宋將當中最強的一個,後來張浚又打出來了“勤王除叛”的大旗,並得到趙構任命他為江、浙、淮南宣撫使的聖旨,目前張浚就是宋軍的最高軍事統帥。

在趙構目前生死不知的情況下,張浚率領宋軍殘部,正在積極抵禦大元軍的攻打,同時,張浚本人也在率領大軍攻打杭州城,企圖解救趙構和南宋小朝廷。

——為了吸引宋軍的主力,儘早徹底消滅趙宋王朝,石秀、孫靜、石寶等人封鎖了趙構等南宋的主要人物全都已經被送去元大都的事,讓張浚等宋軍將士誤以為趙構等人還在杭州城中。

由於宋軍大多都集中在杭州城下,鄂州隻有都統權州事張嚴主事,兵力十分空虛,守備頓時危急起來。

十一日,江鴻飛登城東北壓雲亭,立高樓觀察城中軍情,見城中出兵,即遣兵迎戰,俘宋軍二人。後遣將攜宋降人至城下勸降,張嚴殺死降人並遣兵出擊,又被擊敗。

張嚴遂以緩兵之計,佯稱歸附,誘勸大元軍東撤。

江鴻飛將計就計後撤,張嚴中計,趁機出城,想將城周圍民居焚毀,使鄂州城防成為一體。

這時,江鴻飛遣欒廷玉率騎兵出戰,張嚴的兵力本就不足,加上中計輕敵,在鄂州城附近的五裡坡遭到大元軍的伏擊,被打得大敗,張嚴本人也在五裡坡戰死。

大元軍隨後攻下了鄂州城。

張浚聞報鄂州被攻破,大元軍正在快速東進,大驚失色!

另一方麵,張浚又久攻杭州城不下,非常著急。

這一日,張浚、曲端等引軍到杭州北關門搦戰,石寶帶了流星錘上馬,手裡橫著劈風刀,開了城門,出來迎敵。

宋軍陣上,曲端讓劉希亮出戰。

劉希亮領命後,出馬與石寶交戰。

兩個鬥到二十餘合,石寶撥回馬便走。劉希亮急勒住馬,也回本陣。

曲端問:“緣何不去追趕?”

劉希亮道:“石寶身為主帥,親自出戰,必想斬我,鼓舞士氣。剛剛一交手,我便知曉,其實力在我之上,卻拖刀而走,必定有計。”

一旁的王擇仁說:“石寶慣使流星錘,回馬詐輸,漏人深入重地,這些年,不知多少人如此敗於他手,不得不防啊。”

曲端知道,這都是借口,實際情況是,趙宋王朝本來就隻剩下一隅之地了,如今又連這個臨時都城都讓大元軍給端了,誰看不出來,趙宋王朝要完了,哪還會賣力為趙宋王朝廝殺?

張浚對曲端有知遇之恩。

當初,曲端配合張浚和王淵奪取了童貫的兵馬不久,張浚便承製築壇拜將,任命曲端為威武大將軍、江淮觀察使、兩浙陝宣撫處置使司都統製、知蘇舟。

張浚對曲端還有恩。

當初曲端為了壯大,用武力吞並了不少宋軍,南宋小朝廷十分震驚,懷疑曲端有反叛的意圖,於是任命他為禦營使司的提舉官,想以此為借口將他調到大元帥府。

曲端自然不願,也不敢去大元帥府。

這樣一來,情況更糟。

南宋小朝廷群臣議論紛紛,都說曲端必反無疑。

張浚在這件事上很冷靜,他甚至以全家百口人的性命作保,擔保曲端不會反叛南宋小朝廷。

為此,南宋小朝廷才撤銷了調曲端到大元帥府赴職的命令。

曲端因此對張浚十分感激。

也正是因為如此,曲端才配合張浚奪了童貫的兵權。

後來,張浚代替童貫了之後,將曲端視為主要的軍事支柱,而曲端也一改恃才難製的毛病,積極支持張浚,服從張浚指揮。

由於有曲端等人的支持,張浚才在短時間內,徹底收服了童貫手下的驕兵悍將,也改變了這支宋軍互結仇怨、不肯相互支持的混亂狀態,將這支宋軍徹底納入了南宋小朝廷的統治之下。

乾成了這麼大的事的張浚新進氣銳,雄心勃勃地想,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幫趙構收複失地,恢複趙宋王朝的榮光。

可現實情況卻是,南宋小朝廷的形勢越來越差,趙構得過且過,銜命出和,已作潛身之計;提師入衛,反為護己之資。忍視父兄甘為俘虜,“認賊作父”,連姓都改了。

這些也就算了。

關鍵,趙宋王朝就剩下這彈丸之地了,趙構卻胸無大誌,隻想著他自己的下半身,讓他手下的人根本就看不到希望。

再說大元帝國,已經打下來了趙宋王朝七成的疆土,而且還收複了趙宋王朝始終都沒能收複的燕雲平十九州,即將完成大一統。

這時,再幫趙宋王朝抵擋大元帝國,實際上就是在開曆史的倒車了,問題是,也沒好處啊,趙宋王朝現在連軍餉都發不出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