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張順帶了兩個副將,引一千水軍,分作一百隻船上,搖船擂鼓,唱著山歌,浙近烏龍嶺邊來。
原來烏龍嶺下那麵靠山,卻是方臘的水寨。那寨裡也屯著五百隻戰船,船上有五千來水軍。
為頭四個水軍總管,名號浙江四龍。那四龍是:
玉爪龍都總管成貴、錦鱗龍副總管翟源、衝波龍左副管喬正、戲珠龍右副管謝福。
這四個總管,卻是方臘加封的綽號。
這四人原是錢塘江裡的梢公,投奔方臘,卻受三品職事。
當日張順等乘駕船隻,從急流下水,搖上灘去。
永樂軍水寨裡,四個總管已自知了。準備下五十連火排。
原來這火排隻是大鬆杉木穿成,排上都堆草把,草把內暗藏著硫黃焰硝引火之物。把竹索編住,排在灘頭。
這裡張順率領水軍,隻顧搖上灘去。
那四個水軍總管在上麵看見了,各打一麵乾紅號旗,駕四隻快船,順水下來。
漸近,張順看見,喝令水軍將士放箭。
那四隻快船便回。
張順便叫乘勢趕上灘去。
四隻快船傍灘住了,四個總管卻跳上岸,許多水手們也都走了。
張順望見灘上水寨裡船廣,不敢上去,隻在下水頭望。
隻見烏龍嶺上把旗一招,金鼓齊鳴,火排一齊點著,望下灘順風衝將下來。
背後大船,一齊喊起,都是長槍撓鉤,儘隨火排下來,隻顧亂殺敵軍。
張順見勢大難近,沿江岸殺來,隻得急忙轉船,便隨順水,直放下桐廬岸來。
再說烏龍嶺上方五相公,見水軍總管得勝,乘勢引軍殺下嶺來。
水深不能相趕,路遠不能相追。
大元軍複退在桐廬駐紮,永樂軍也收軍上烏龍嶺去了。
魯智深在桐廬紮駐寨柵,又見張順等不能建功,在帳中煩惱,寢食俱廢,夢寐不安。
魯智深心想:“這統帥也真是難當,待平定了方臘,灑家不如找個寺廟一心研習佛法?”
可之前,江鴻飛做主,給魯智深分了不少妻妾,如今小禿驢都生了一窩,魯智深已經在世俗的路上走得太遠了,哪還能去禮佛?
不久過後,吳用來諫道:“副元帥未可急行,且再尋思計策,渡嶺未遲。”
隻見解珍、解寶便道:“我弟兄兩個原是獵戶出身,巴山度嶺得慣。我兩個裝做此間獵戶,爬上山去,放起一把火來,教那賊兵大驚,必然棄了關去。”
吳用道:“此計雖好,隻恐這山險峻,難以進步,倘或失腳,性命難保。”
解珍、解寶便道:“我弟兄兩個,自登州越獄上梁山泊,托陛下福蔭,做了許多年好漢,如今又做到了副節度使之職,封妻蔭子,光宗耀祖。今日為陛下、為朝廷,便粉骨碎身,也不為多。”
魯智深聽言,道:“二位兄弟休說這凶話!隻願早早乾了大功回京,朝廷不肯虧負我們。你隻顧儘心竭力,與國家出力。”
解珍、解寶便去拴束,穿了虎皮套襖,腰裡各跨一口快刀,提了鋼叉,來辭了魯智深等人,便取小路,望烏龍嶺上來。
此時才有一更天。
路上撞著兩個伏路小軍,二人結果了兩個,到得嶺下時,已有二更。
聽得嶺上寨內,更鼓分明,兩個不敢從大路走,攀藤攬葛,一步步爬上嶺來。
是夜月光星朗,如同白日。
兩個三停爬了二停之上,望見嶺上燈光閃閃。
兩個伏在嶺凹邊聽時,上麵更鼓已打四更。
解珍暗暗地叫兄弟道:“夜又短,天色無多時了,我兩個上去罷。”
兩個又攀援上去。
正爬到岩壁崎嶇之處,懸崖險峻之中,兩個隻顧爬上去,手腳都不閒,卻把搭膊拴住鋼叉,拖在背後,刮得竹藤亂響。
也不知是大元帝國國運昌盛,還是解珍、解寶該立這大功。
兩人上了嶺時,正趕上刮西風。
二人也不廢話,直接用帶著的放火之物,點燃了烏龍嶺。
晨曦未來,萬籟俱寂,唯有星星點點的火光在烏龍嶺永樂軍營邊緣悄然燃起,那是精心布置的火種,等待著風的召喚。
隨著一陣突如其來的狂風,那些微弱的火光瞬間化作了吞噬一切的巨獸。火借風勢,風助火威,火光衝天而起,照亮了半邊天際。
這片曾經翠綠盎然、生機勃勃的山林間,被這場突如其來的山火點燃,如同怒放的惡魔之花,肆意吞噬著每一寸綠意。
隨著火勢的迅速擴大,曾經熟悉的風景開始變得陌生而恐怖。樹木在烈焰中劈啪作響,仿佛是大地痛苦的呻吟;濃煙滾滾,遮天蔽日,將天空染成了不祥的暗紅。動物們四散奔逃,卻難逃火海的追捕,哀嚎聲此起彼伏,充滿了絕望與無助。
而永樂營寨中的士兵被這突如其來的災難嚇得驚慌失措,哭喊聲、呼救聲交織在一起,卻隻能眼睜睜看著自己周圍的一切包括他們自己化為灰燼。
火光中,人影綽綽,有的奮力逃生,有的則因絕望而停滯不前,最終被烈焰吞噬。
數萬永樂軍被這場大火吞沒。
見此,解珍、解寶相視一笑,他們兩兄弟換了這麼多敵人的性命,值了。
眼看著,大火就要將他們兩兄弟也吞沒了,解珍、解寶同時衝南京城方向三跪九拜,口中道:“官家,我兄弟二人為恁儘忠了!”然後抽出刀來,就準備自我了結。
就在這時,一個聲音響起:“二位將軍如此忠義,如何能死在此地?”
解珍、解寶抬頭一看,就見公孫勝正駕著祥雲在他們上方。
解珍、解寶大喜,趕緊隨公孫勝下了烏龍嶺。
宛如鴻溝一般的烏龍嶺,被解珍、解寶一把大火,燒了個乾乾淨淨。
這場大火肯定造成了大量無辜的殺傷,有傷天和。
可不得不說,這場大火也掃清了大元軍前往睦洲的最後一個障礙。
大元帝國離大一統也隻剩最後一哆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