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橙戲虐的重複道,“我在天空廣播公司的持股必須要達到25%,另外我要收購《星期日泰晤士報》。”
《星期日泰晤士報》是一份每周日出刊的報紙,內容主要囊括時事、政治、商業、體育、娛樂、金融及星期日新聞評論,當然,最讓楊橙看重的是它在英倫三島的發行能力,《星期日泰晤士報》本身就一直被認為是英國的第一主流大報刊,被譽為“英國社會的忠實記錄者”,在全世界範圍都有不俗的影響力。
若能拿下《星期日泰晤士報》不僅讓楊橙報了一箭之仇,還能夠成為新時代傳媒在英國打下的第一顆釘子,以後在英國他也就有了自己的發聲渠道。
不過《泰晤士報》、《星期日泰晤士報》在英國的ZZ立場一直都是中間偏右,但隨著新聞集團入主後更是變本加厲向右傾斜,曾經熱烈擁護保守黨首相鐵娘子撒切爾夫人。
但當工黨布萊爾上台後,因為默多克跟布萊爾友好,《泰晤士報》及默多克其它報章亦成為工黨ZF的支持者,這種不好的傾向必然要得到改變,當然現在說這些還為時尚早,看老默臉上極度扭曲的表情就知道楊橙這一刀捅在哪了,估計離心窩子不遠。
“要不讓我持股到38%,要麼就把《星期日泰晤士報》賣給我,二選一,彆想讓我白吃虧!”楊橙又添了把火。
其實,默多克還擁有著影響力更大的《泰晤士報》,失去一份周刊對他造不成太大影響,反而會幫他減輕負擔,如今的《星期日泰晤士報》每年都要虧損上千萬英鎊,即便在推出移動版和網頁版,也隻是延緩了下墜的速度而已。
更何況比起一份報紙,維護自己在天空廣播公司的無上權威,顯得更為重要。
一生殺伐果斷的老默,沒有在這件事上糾結太久,乾脆的同意道,“可以,按你說的,天空廣播公司的股份增持到25%,《星期日泰晤士報》是你的了,我為它標價2000萬英鎊,沒問題吧?”
楊橙也不囉嗦,“2000萬沒問題,等我派人過來交接吧。”
。。。
離開天空廣播公司總部大樓,望著依然陰沉的天空和漫天細雨,楊橙的心情卻格外的好,這人生啊就得有所起伏才精彩!
在這耗費了一上午的時光,楊橙並未停下腳步歇息片刻,而是乘車直奔泰晤士河畔的皇家遊艇會而去,丹尼列維的工作效率讓楊橙很是滿意,在他的牽線搭橋下,沒費什麼功夫便跟喬劉易斯約好在他的遊艇見麵。
楊橙本人也對這次的見麵充滿期待,說實話,喬劉易斯這個典型的猶太裔商人,跟楊橙在美國接觸過的猶太裔大相徑庭,他更像是一位古板的英國貴族,完全沒有美國猶太裔處事圓滑的風格,就像他手下的球隊一樣,相比切爾西、曼聯、阿森納那些由外資控製的英超俱樂部,熱刺更像是英國傳統足球俱樂部中為數不多的典範。
當然,並非熱刺不願意投身這股海外資本追逐的浪潮之中,早在2007年陰差陽錯的錯過美國財團收購後,熱刺就開始了追求在海外財團中獨善其身的艱苦道路,這一切與喬劉易斯和丹尼列維這對密友的操盤密不可分。
喬劉易斯出錢,丹尼列維出力,這種頗為古典的合作模式卻在如今告訴發展的英超聯賽中,產生了不可名狀的魅力。
列維就職熱刺主席時作出了3個承諾;將熱刺打造成為一支有能力挑戰本土及歐洲最高榮耀的球隊;一個全新的訓練中心;擴大主場容量。
到目前為止,這三個承諾已經接近實現,不得不佩服其高超的手腕,若不是考慮到喬劉易斯和列維的關係,楊橙都準備動手挖人了。
與列維的管理能力齊名的,是喬劉易斯的撈錢能力,彆的不說,僅2013到現在短短的兩年間,喬劉易斯的財富就從29億英鎊漲到49億英鎊,不僅躋身英國富豪榜的前10名,還在英超老板的身家排行榜中位列第3,當然這是在楊橙進入英超之前。
從伊恩艾爾為楊橙搜集到的資料來看,喬劉易斯在國際金融界絕對是個現象級人物,15歲就從高中退學的他沒有獲得過任何金融或者經濟學位,在頂級外彙交易員當中,他是相當勵誌的個案。
從高中退學後,劉易斯最初運營的是父親的餐飲公司,由此賺取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1992年,劉易斯開始涉足外彙交易,並魄力十足的參與了金融大鱷索羅斯狙擊英鎊的行動,從英鎊暴跌的“黑色星期三”事件當收獲了豐厚的戰利品後,悄然功成身退;緊接著又跟隨著索羅斯的腳步,在1995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機,通過做空比索,資產再次暴增。
如今,作為全球知名私人投資公司Tavistock集團的創始人及主要投資人,劉易斯在全球控股的公司超過200家,坐擁全球135家餐館和多個度假區,甚至在奧蘭多附近的諾娜湖擁有一座醫療城市。
而且資料顯示的信息和阿布透露給楊橙的差不多,喬劉易斯極其熱愛收藏藝術品,據說藝術收藏價值達到10億美元,其中包括畢加索、保羅·塞尚和盧西安·弗洛伊德等人的作品。
他同時也熱衷於遊艇,他的移動辦公室就建在其名下的一座遊艇上,做生意與環遊世界兩不誤,並把他最珍藏的眾多藝術品隨時帶在身邊欣賞,也不怕哪天遇上風暴,跟遊艇和藝術品一塊葬身海底。
反正對於同樣缺乏安全感的楊橙來說,大海和天空永遠沒有陸地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