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出手與對方握了握,客套道,“約翰遜先生,很高興認識你,感謝你為星巴克做出的貢獻,我可是星巴克的忠實粉絲來著。”
凱文約翰遜看起來比霍華德舒爾茨要年輕一些,氣質更為內斂,有點類似碼農,但又不怯場,跟楊橙簡單的寒暄了幾句,完全看不出在交際上有任何障礙。
等二人寒暄過後,霍華德舒爾茨接著道,“目前消息還未露出,不過提前告訴你也無妨,凱文是我繼任者,將在未來2年內接手星巴克CEO的職位,還希望jason你能多多照顧。”
霍爾德舒爾茨之所以把如此重要的信息提前透露出來,一是因為楊橙出身華爾街,如今在華爾街名頭不菲,星巴克要想保持股價穩定,離不開華爾街投行的幫助;
至於第二嘛,也是想交好楊橙,如今新時代傳媒在美國異軍突起,在傳媒領域的地位與日俱增,作為廣告大戶,星巴克自然需要跟大型傳媒集團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
楊橙驚得說不出話來,什麼情況,星巴克要變天了?這讓他下意識的對本來要談的合作產生了質疑,這為凱文約翰遜能撐起星巴克嗎?
而且霍華德舒爾茨就這麼相信自己的人品?不怕自己安排做空星巴克股票嗎?要知道霍華德舒爾茨之於星巴克,就像是喬布斯之於蘋果,一旦他將卸任CEO的消息傳出,造成股票下跌是完全可以預見的。
楊橙遲疑片刻,把到嘴邊的話題咽了回去,關心問道,“舒爾茨先生,你是準備完全從星巴克退休?找個海島或牧場享受生活?”
霍華德舒爾茨似乎早就預料到楊橙的問題,大笑了幾聲達到,“怎麼可能,星巴克是我的孩子,誰會拋棄自己的孩子獨自享受生活呢?我隻是卸任CEO,把具體的管理工作交給凱文,以後主抓大的方麵,比如,我將更關注在星巴克內部建立新的品牌業務。”
楊橙對星巴克的了解並不算多,“新的品牌?不知你指的是什麼?星巴克想要進軍高端領域?”
舒爾茨笑著放下紅酒杯,示意幾人到安靜的地方交談,來到樹蔭下,霍華德舒爾茨開口道,“我說的新業務指的是星巴克即將推出的甄選專屬門店。
最近幾年,星巴克接連收購了幾家歐美烘焙品牌,例如意大利的烘焙品牌Princi等等,這也是為了新的品牌業務所做的投資。
區彆於目前的星巴克高端品牌甄選和一般的星巴克咖啡館,甄選專屬門店將提供咖啡和現場烤製的食物,怎麼說呢,其實,它更像是一家走輕奢路線的輕食類的餐廳。”
舒爾茨這麼一解釋,楊橙就了然了,果然,他對公司的占有欲是決不能小覷的,畢竟這是他效力奮鬥幾十載的公司,怎麼可能說放就放下,雖然他並不是星巴克的真正創始人,但他慧眼識珠,召集投資人買下自己效力的公司,光這一點,就足以納入商界教材。
而且這也不是舒爾茨第一次辭去CEO職務,這位傳奇CEO1982年加入星巴克任職運營和營銷總裁,當時公司隻有4家門店。
後來帶領投資人買下星巴克,80年代,他將做咖啡豆生意的星巴克轉型發展成全球最大的連鎖咖啡店,進入2000年後,舒爾茨曾從這個職位上退下,但又在2008年回歸,重啟了當時陷入困境的星巴克。
不過,楊橙的懷疑並未減弱,既然卸任CEO,就代表著他對星巴克的掌控力減弱,他的繼任者凱文約翰遜有能力繼續帶領星巴克嗎?
注意到楊橙懷疑的目光,霍華德舒爾茨輕笑著說起了他跟凱文約翰遜的往事,“jason,相信我的眼光,雖然凱文的絕大部分職業生涯是在科技公司中度過,最早的時候更是在微軟任職,大幅提高了公司的業績,後來因為某些原因跟原東家分道揚鑣,直到09年擔任星巴克董事。
我跟他是在2000年首次相識,當時在微軟工作的Johnson負責星巴克門店的無線網絡業務,之後,我們雙方變成了好朋友。”
楊橙一聽,更是皺起了眉頭,一生絕大部分時間效力於科技軟件公司,怪不得身上帶著一股碼農的氣質,可這樣的人短期執掌問題不大,時間一長,缺乏零售經驗,就會成為星巴克致命的問題。
沒有避諱,楊橙把他的擔心直接說了出來。
舒爾茨聞言,不但沒有生氣,反而用欣賞的目光看向楊橙,耐心的解答道,“星巴克早就已經不隻是一家零售公司了。
在移動支付、消費者忠誠計劃等業務上,星巴克遙遙領先於其競爭對手,我們自己調查的數據顯示,在美國的星巴克門店,有將近16%的收入來自手機客戶端,同時星巴克自己的App有將近1300萬的活躍用戶,如今公司目前正在陸續布局外送業務。”
楊橙品味著舒爾茨的話,不難得出一個結論,之所以決定卸任星巴克CEO,是有著深遠意圖的,相比保持星巴克原有的零售基因,舒爾茨更希望凱文約翰遜這位出身科技公司的CEO,能夠給星巴克帶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創新是所有企業永恒不變的話題,哪怕是賣咖啡的星巴克也一樣,在互聯網大行其道的現在,星巴克必須要跟上時代的步伐。
從這一點來考慮,楊橙倒是有些佩服舒爾茨的決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