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綜合利弊(2 / 2)

全日空航空與美國聯合航空以及RB航空和美國航空的聯營體都同時在東京成田機場與羽田機場合作運營航班,但大韓航空與達美航空一旦合作則有所不同,雙方將隻在首爾ren川機場這個樞紐運營航線聯營航班。

即使單從RB國內中轉航班來看,羽田機場多少也欠缺優勢,因為此機場的國內航站樓與國際航站樓是分開的,需要巴士中轉,而ren川機場則能夠在同一座航站樓內中轉來自RB中小型城市的航班,這就是一大優勢。

另外,大韓航空的運營成本要遠低於全日空航空與RB航空,這將直接影響後兩者在航線聯營合作中的定價策略,同時,這還將造成間接的影響,因為全日空航空與RB航空成本較高導致其能夠提供的目的地與航班數量都較有限。

這一點在Z國、印度和東南亞等對價格較敏感的市場是一個非常突出的難題,全日空航空與RB航空由於成本基數過高而無法在這些市場有更大更有效率的擴張。

當然,除了優點,達美航空與大韓航空的合作也有不可避免的缺點,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雙方航線聯營合作不大可能覆蓋Z國市場,這不是絕對,但至少在短期內是不可能的。

不過雙方隨時都能夠在航線聯營合作的範圍以外銷售Z國航班,大韓航空在Z國大陸25座城市都運營有航班,其在Z國大陸的目的地數量是全日空航空或RB航空的兩倍多,可單從航班量和運力來看,全日空航空與大韓航空之間的差距並不太大。

無法將影響力覆蓋Z國這一大弊端,將對雙方聯營的未來前景,產生不可捉摸的變化,要知道,跨太平洋市場的發展一直是以Z國為重心。

當然了,儘管Z國是促成市場轉變的一大動力,但亞洲其他地區,尤其是東南亞地區,也應予以重視。

就東南亞市場來看,大韓航空與全日空航空和RB航空相比在目的地數量、航班量和座位量上也有類似的強大優勢。

達美航空輸送乘客的能力和銷售能力,將創造出更多前往首爾以及遠城市的中轉需求,因此大韓航空可擴大自己的深遠地區網絡。

全日空航空與美國聯合航空的航線聯營合作也曾實現過同樣的效應,美國聯合航空輸送了大量從東京入境的乘客,這使得全日空航空能夠圍繞東南亞地區擴張。

不過,還有一個硬傷是楊橙覺得不能忽視的,因為達美航空即使在首爾實現了一定的增長,其在這個樞紐的規模也將遠小於美國聯合航空在東京的規模。

楊橙做數據調查的時候,就發現了從當地乘客量來看,RB-美國市場在絕對數量上仍然遠大於韓國-美國市場,2014年,RB和美國之間有440萬雙邊往來的遊客,而韓國與美國之間則將將超過200萬遊客。

但是,韓國-美國市場正在快速地增長,商業基本麵也顯示韓國將比RB有更強勁的增長,儘管韓國-美國市場規模隻是RB-美國市場的53%,但大韓航空卻更具優勢,因為其在韓國占有壓倒性的壟斷地位,而全日空航空與RB航空在RB市場以及雙方的合作夥伴則是平分秋色。

各市場的遊客量證實了亞洲銷售點的重要性,也表明達美航空迫切需要在整個亞洲有更強勁的業務增長,今年,美國前往韓國的遊客量預計在美韓市場占30%份額,而韓國前往美國的遊客量則占70%,而美日市場上不平衡的現象更嚴重,其中RB前往美國的遊客量占78%,反向遊客則隻占22%。

這就代表著達美航空和大韓航空的聯營合作一旦達成,將立刻切下東亞-美國航線中的一大塊蛋糕,而這塊美味的蛋糕足以讓達美航空的董事會做夢都笑出聲來。

彆忘了,楊橙與趙顯娥談的合作可不僅僅是雙方聯營,如果成功的話,達美航空將成為大韓航空的第一大股東,也就是說,無論大韓航空能從雙方的合作中獲得什麼利益,都要分給達美航空一部分。

因此,綜合了所有的利弊之後,楊橙決定把握住眼前這個稍縱即逝的機會,先由趙顯娥這個X因素出麵,促成雙方的合作,把成績拿到手之後,再來討論她到底是不是一個合格的管理者。

經過十幾分鐘的深思熟慮後,楊橙終於抬起了頭,在趙顯娥期盼且激動的目光中重重的點了點頭,麵帶春風的說道,“趙小姐,希望我們合作愉快!”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