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2章 我就是在詐騙(2 / 2)

其實這個騙局的原理很簡單,初中生都弄的明白,首先,先編出一套算法把比特幣製造出來,然後建立一個交易平台,這個算法就是用到p2p、區塊鏈、去中心化等這些專業名詞,讓人不明覺厲,好像懂,但其實似懂非懂,搞不好連弄出這套算法的人,他自己都搞不明白。

接著就是進行宣傳,告訴彆人比特幣的意義,說它的數量是恒定的,會越來越值錢,這一點,是比特幣最吸引人的地方,眾所周知,現在使用的RMB、美元、日元等這些貨幣,叫做主權貨幣,因為發行機構為了收貨幣稅,會不斷超額發行,因此貨幣會逐漸貶值。

40年前,一斤大米隻要幾毛,現在已經漲到了三四元,漲幅差不多是10倍,而比特幣就是利用人們想保值增值的心理,憑空創造創造出來的產物。

可是這個世界不乏聰明人,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比特幣不過就是一個集團發行的,也就是一種網絡貨幣,如果它貿然大量發行,那麼將會一文不值。

事實上,比特幣比主權貨幣更加沒有信譽,因為後者尚且有政府作為後盾作為背書,而前者隻要願意,隨時都可以改變算法超額發行。

關於這一點,從比特幣誕生開始就有很多人都質疑,說這根本就是一場龐氏騙局,甚至連幕後推手都沒有否認過,隻是用後來者的錢炒高市價,然後前麵的人就有錢賺,因此背後的集團就要造勢,不斷宣傳比特幣數量是穩定的,以後會不斷增值。

整個套路就是這麼簡單,就是創造出來,然後不斷宣傳,說它會升值,然後就會有大批跟風者出現,如以太幣、萊特幣、無限幣、狗幣等等,雖然打出的名堂各種各樣,但方法都大同小異,就是誘導人們低價購買,然後高價賣出。

這和桑迪的套路有什麼區彆?先利用自己的名聲建立一隻基金,開出高昂的足以讓任何人心動的回報條件,然後滿世界的宣傳把名氣打響,隨著吃螃蟹的人投入第一筆資金,騙局正式啟動,源源不斷的資金湧入,等到規模膨脹到一個所有人都不允許它破產的程度,這個騙局也就完美了、成功了,甚至有可能親眼目睹又一隻先鋒基金這樣的巨頭誕生。

所以桑迪才有恃無恐,大大方方的把騙局公之於眾,不不不,準確的說是公布給楊橙這樣的人物,普通的投資者還沒資格知道內幕。

那麼為什麼不是彆人,而是楊橙和大衛埃裡森呢?答案很簡單,兩人的名氣足夠大,資金足夠多,隻要這邊達成了兩人確定投資的協議,下一秒桑迪就會把消息透露出去,那些還在觀望的人,一看大富豪都投入了,他們還有什麼可猶豫的?晚了可就沒機會了。

明麵上,桑迪的這隻基金是有上限的,可真要是觸碰了限額,他100%會找出千萬個理由來繼續吸納資金,永遠都不會有上限。

有了大筆的資金,隨隨便便砸入股市中,都能拉高幾個點的水位,還愁沒錢賺?

就像麥道夫一樣,隻要彆發生大家同時兌現的浪潮發生,這個騙局將永遠持續下去。

套路古典而實用,事實上,絕大部分的基金公司都是這個套路,隻不過桑迪藝高人膽大,敢明目張膽的拉著楊橙和大衛埃裡森入夥,這絕對不是一時興起,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