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6章 初級記憶金屬???(2 / 2)

楊橙擺擺手,“我是商人,崇尚公平交易,史密斯教授你的學識,值得我付出任何代價,請不必介懷。”

他主動放棄了當教授恩人的資格,就像他說的,我出錢你出力,大家各取所需,誰也不欠誰。

楊橙不想多廢話,他非常迫切的想知道這個記憶金屬到底能不能為他所用。

“教授,請詳細說說你們的研究成果好嗎?卡森說得對,他並不是專業人員,沒辦法完整描述,教授請彆見怪。”

史密斯不是古板的學術專家,人情往來非常有一套,拉下口罩笑著將楊橙邀請到一張開放的辦公桌前坐下,並親自磨了幾杯咖啡過來,就好像是這裡的主人一樣。

“楊先生,我不知道你對古埃及了解多少,但我必須要先強調一點:天空對於古埃及人是具有非常重要意義的,這個意義可以用跨時代來形容!”

史密斯教授不愧是業界專家,光從這開場白就可以看出他在授課的時候有著非凡的魅力,怪不得他教出的學生,大多成為埃及各個領域方麵的人才。

“從天而降的物體,在古埃及人眼中,被視為神靈的禮物,這樣就意味著用隕石製作的首飾或珍寶,能夠成為獻給皇室或者上層社會的禮物。”

楊橙聽的很認真,沒敢放過任何一個線索,但很顯然,這開場白似乎跟記憶金屬沒什麼必然聯係。

史密斯教授簡單的介紹了一些古埃及對於隕石的態度之後,終於轉入正題,“經過我們的研究發現,圖坦卡蒙黃金麵具所使用的材料,和100年前英國人發現的一串項鏈所使用的材料一模一樣,不不,準確的說是來自同一塊隕石,但使用的鍛造和軋製技術有所不同。”

楊橙的小心臟又是一陣亂跳,前後有兩件物品使用同一種材料,這意味著什麼?

“那是一塊距今擁有5000年曆史的天外隕石,被古埃及人將隕石捶打成片狀,而後將隕石片滾成管狀,最後再製成項鏈的珠子,但當年被發現時,這串項鏈看起來非常怪異,是一種很難讓人理解的形態,而且經過研究發現,這串項鏈似乎並不符合當時埃及人的審美。

於是就有科學家突發奇想,提出了一種當時所有人聽起來匪夷所思的猜測,這串項鏈上的珠子發生了變形。”

楊橙迫不及待的問道,“是因為記憶金屬的特性,導致珠子在千百年間恢複了其本來的形態?”

史密斯教授肯定的點了點頭,“是的,這是唯一合理的解釋,換句話說這塊天外隕石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記憶金屬材料。”

楊橙隨即不解,“那為什麼這個消息從未傳出來過,按理說發現記憶金屬材料應該是科學家最大的新聞才對。”

史密斯教授搖了搖頭,“沒那麼簡單,雖然在研究過程中,倫敦大學的一名科學家借助伽瑪射線對項鏈進行了詳細分析,證明珠子使用隕石碎片製成。

但在最初,科學家認為珠子使用的材料不過是最普通的鐵,此外,此項分析還首次對珠子的製作過程進行了推測,科學家認為古埃及人利用了鍛造和軋製技術,他們將隕石反複捶打,使其變成扁平狀,而後滾成管狀,最後再製成項鏈的珠子,人們在最早進入鐵器時代的時候,也曾用過此類方法,所以記憶金屬的猜測僅存在與科學家的口中,更多的被當做一種大膽的猜想,但誰都沒有拿出切實的證據。”

按照史密斯教授所言,這串項鏈是1911年在下埃及的一座前王朝時期墓地進行挖掘時發現的,那個年代的科學技術彆說研究記憶金屬了,能夠發現其材料源自天外隕石已經很厲害了。

“是什麼時候,人們發現這串項鏈的不同?”

“前幾年,倫敦大學的科學家借助掃描電子顯微鏡和計算機斷層掃描對珠子進行徹底的分析,掃描結果顯示珠子所含金屬中的鎳含量較高,進一步驗證了珠子的材料來自隕石,此外,他們還發現這種金屬擁有一種截然不同的晶體結構,被稱之為‘魏氏結構’,這種結構隻在鐵隕石中發現。

研究過程中,他們發現風化表麵脫落的區域暴露出下麵的隕石源金屬,這些區域被科學家形象地稱之為‘小窗口’,也正是這項研究中的發現,給了我們啟迪,也是我們能夠從黃金麵具上取得突破性進展的重要原因。”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