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 就是個坑(求訂閱)(2 / 2)

順理成章,將打造《蝙蝠俠》係列、《盜夢空間》、《侏羅紀世界》、《環太平洋》、《魔獸世界》等好萊塢大片的傳奇影業納入麾下,使得萬大在具備全球發行能力之後,能夠有能力製作具有適合各大市場的,好萊塢級彆的大片。

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去年《魔獸》在北美發行後票房慘淡,而z國票房一路高歌,最終超過總票房一半,這樣的成績很大程度得益於目前國內電影行業的好時機以及魔獸世界在國內培養的廣大玩家支持,這樣一部大片不單單是具有好萊塢水平的魔幻電影,更多是符合z國玩家情懷的懷舊片,當然,口碑不好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但《魔獸》這部電影的戰略性意義已經產生,這樣的積極影響是大老王希望看到的。

不過話又說回來,最近這幾年大老王在海外揮金如土,無論是收購amc,還是最近收購odeon&uci,萬大的收購之路都可謂一波三折。

收購amc,從開始15億美元要價,到最後7億美元成交,萬達花費幾百萬美元聘請團隊,經曆了長達數年完成收購。

而收購歐洲第一大院線odeon&uci,則也是因為價格問題遲遲談不攏,之後拜英國退歐風波所賜,歐洲經濟看衰的前提下才成功,整個過程持續三年之久,中間經過多輪艱苦談判,因為價格原因一直未達成一致,而英國“脫歐”風波就此帶來新的機遇,雙方才終於達成協議。

但最重要的問題來了,萬大的布局意圖很明顯,可他們收購的目標企業無一不是之前虧損嚴重,所以公司不是買來就可以了,還得想辦法扭虧為盈。

對院線來說,在行業低穀期買入,砍去不賺錢的其他業務板塊,然後在行業回暖的大趨勢下企業往往能扭轉虧損。

12年在美國影院產業低穀期抄底的amc在收購前一年虧1個億,同時負債近35億美元,其虧損大多是因為當時美國電影行業黯淡,彼時的amc,作為一家規模龐大,經營成熟的行業巨頭實為英雄氣短。

萬大接手後,僅僅一年多,在美國電影產業產出創出新高,股市帶動,同時客戶服務水平的提高下,amc市值翻倍,不到8億的投入換來了近17億的市值。

這一波讓大老王和他的萬大短期內賺了個盆滿缽滿,而長期來看,這次收購又是打入美國市場的好機會,amc甚至被看作z國文化輸出美國的端口,再者,通過amc,萬大得以一再收購美國本土影視企業,成功在美利堅插旗。

不得不承認這次收購是一舉三得,讓人佩服,大老王這步棋走的實在是妙,而對於在英國退歐影響下,歐洲經濟看衰時對於odeon&uci的收購,明眼人會心一笑,這可能又是一次傑出的投資案例。

但在影業方麵,楊橙卻對這次投資傳奇影業持保守態度,雖然傳奇影業擁有大量優秀ip,在創作高水準電影的同時,可以跟萬大巨大的旅遊生態鏈形成良好的互動,通過萬大龐大的線下商業鏈宣傳的電影形象不但能深入人心,甚至可以成為萬大文化的標簽化形象,一旦形成這種效應,背後的商業價值實在巨大。

另外,分布全球的院線讓萬大製造能有效的輸出,美國電影市場競爭激烈,但是在z國,這還是一片藍海。

三國題材,《指環王》製作水準的古代戰爭片;道教佛教題材,糅合z國風景的魔幻片;亦或是當代大都市背景下,《盜夢空間》般製作水準的懸疑片。。。這樣的作品,無疑對於一直希望有優秀國產電影的z國觀眾來說是一頓饕餮大餐,14億人口帶動下的巨大z國市場將會創造無數的奇跡。

於是,傳奇影業的級彆遠遠不夠,去年中,有消息稱,萬大意圖染指六大巨頭之一的派拉蒙,消息一經傳出,全美嘩然,難道當年rb人稱霸美國的曆史又將重演了嗎?

也是在這個時候,萬大這艘超級巨艦,成功的走入了美國人的視線,原來在不知不覺間,這家來自z國的財團,已經打通電影行業製作、發行、放映各個環節,實現了完整的產業鏈條。

以美國人的小心眼,他們會放任你萬大繼續做大?

去年中,萬大在與派拉蒙母公司維亞康姆談判的消息傳出來,萬大計劃購買後者所持有的派拉蒙49%的股權,但業內人士都知道,雙方很難就價格達成一致。

因為維亞康姆希望達成這一項交易時,對派拉蒙影業的估值在80億美元到100億美元之間,後來又傳出消息,出售派拉蒙遭到了維亞康姆控股公司全美娛樂,以及該公司的擁有者雷石東家族的極力反對。

甚至還為此修改了公司章程,規定任何交易都必須經由董事會全票通過,而擁有維亞康姆集團80%控股權的集團老板薩姆雷石東和女兒莎裡雷石東都是董事會成員,他們都曾明確反對過出售派拉蒙,認為出售派拉蒙股權會侵害股東的利益。這也使得萬達收購派拉蒙股權的前景渺茫。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