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阿爾卑斯山區最美的湖泊度假區,也是鹽礦區中最溫暖的地帶,湖泊藏於群山籠絡之間,低調而奢華。
自中世紀以來,哈布斯堡王朝的王公貴族們就鐘愛來此度假、打獵,莫紮特也曾簡居湖邊,奧地利著名的皇後茜茜公主也情迷於此。
如若要欣賞聖沃爾夫岡湖的全部美,必須乘坐蒸汽小火車登頂沙夫山,這一條從1893年就開始運營的線路,直到今天還門庭若市。
山頂的觀景台,是對聖沃爾夫岡湖愛戀的釋然。
如果天氣很好,還能看到“五子連環”的著名景觀,真有點會當淩絕頂,一覽眾湖小的豪邁氣勢。
楊橙他們的運氣不錯,一改前幾日的雲霧繚繞,放晴的天空沒有一絲雲彩,清澈湛藍的天空下,一家人背對著五子連環的景觀留下了數十張合影。
聖沃爾夫岡湖畔,有一座聞名遐邇的教堂,因有米歇爾帕赫在1481年完成創作的木刻主祭台,又稱“帕赫聖壇”,是歐洲最珍貴的教堂寶藏之一。
教堂裡還藏有大量十五世紀名家創作的祭壇畫,絕代珍品,如數家珍。
小鎮內酒店星羅棋布,足見對遊客的吸引程度,其中最為盛名的當屬“白馬酒店”。
這裡記錄著1930年,拉爾夫貝納茨基因白馬酒店裡的愛情故事,創作的輕歌劇《聖沃爾夫岡湖畔的白馬酒店》。
此劇盛演不衰,也成就了這個小酒家成為歐洲人心目中的“羅曼蒂克酒店”。
漫步小鎮,每一樘窗都是一道藝術風景,各式各樣花哨的窗飾,有的在窗戶四周精心繪畫,有的則在窗台上擺弄花語。
奧地利人的優雅和藝術天份,在這般漣漪搖碎了藍天白雲、落霞殘紅的嫵媚小鎮中,表現得淋漓儘致。
瑞士的美,是美得非常標準,時間久了隻剩無聊,而且奶酪火鍋到底好不好吃,基本上進入了玄學的範疇;
而捷克則是美得夢幻,卻沒有奧地利那樣從容不迫的自信,從路人顏值和打扮上就能看出,捷克的生活遠不如奧地利那樣無憂無慮;
德國美得有些刻板,遠沒有奧地利人的幽默感……
簡單的做個對比,似乎奧地利一下在美這道衡量標準中取得了完勝,自然風光不輸瑞士,但是吃得更好,人均GDP高過德國,歐盟內部最發達富裕的國家之一,骨子裡還淌著莫紮特、舒伯特、貝多芬、卡拉揚……再加上雪山,林場,草坪,紅頂木屋,湖泊和奶牛,這才是真正典型的奧地利風光!
短短幾天的奧地利之旅,讓楊橙下定了決心,將遠山銀行的總部遷到列支敦士登似乎也不是什麼壞事。
再在美麗的哈爾施塔特小鎮或者聖沃爾夫岡弄一座度假莊園,讓兩位老人在此享受晚年的幸福時光,還能幫著看守家族的立足之本,應該是一個兩全其美的選擇。
楊橙想通了之後,趁著吃飯的時候,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兩位老人,能不能成型還得他們二人點頭才行。
書客居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