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美利堅縱享人生最新章節!
在西班牙版圖之外,長期對加泰羅尼亞表現出興趣的國外勢力是毗鄰的法國。
但法國和加泰羅尼亞之間有一道不可逾越的天險比利牛斯山脈,當年查理大帝的爺爺之所以能擋住阿拉伯人的進攻,也得益於這座山脈,所以法國對加泰羅尼亞的支持和控製,注定不會是長久的。
這就是為什麼加泰羅尼亞最終還是不得不被整合到現代西班牙版圖裡的原因。
不過靠近地中海經濟圈的特殊位置,還是為加泰羅尼亞贏得了獨到的優勢。
相比於位於高原深處,氣候乾燥的首都馬德裡,加泰羅尼亞的中心城市巴塞羅那無疑是一座很有潛力的海洋城市。在它的帶動下,國土麵積隻占西班牙6的加泰羅尼亞,擁有西班牙20的人口,同時創造了25的西班牙gdp,經濟實力明顯強於全國各地。
為了平衡國家經濟,上世紀末開始,加泰羅尼亞10左右的gdp都被用來補助更貧窮的省份。
因此和世界上幾乎所有的發達地區一樣,加泰羅尼亞人也在抱怨國家的轉移支付,對遙遠內陸的貧困地區從來沒有什麼好感。
尤其是在08年金融危機之後,西班牙經濟複蘇緩慢,失業率長期高於10,甚至一度高達26,全靠加泰羅尼亞這一台引擎在帶動。
2010年,加泰羅尼亞針對西班牙經濟衰退做出的反應就是選出了民族主義者阿圖爾馬斯擔任地區主席。
在這位獨立推手的支持下,加泰羅尼亞曾經在2014年舉辦過一次獨立公投。
公投的推動者無視西班牙憲法法院對公投非法的裁決,在全自治區發出了200多萬張問卷,做了一場更像是民調的“象征性投票”,調查結果顯示,超過80的受訪者讚成成立獨立的民族國家。加泰羅尼亞對中央zf的失望至此。
但是,加泰羅尼亞真的獨立之後是不是會在經濟上收獲更多呢?答案是很難說。
僅僅從賬麵上看,獨立之後的加泰羅尼亞將會成為一個人均gdp超過意大利的小而富的國家,西班牙的主體部分則會向小鄰居葡萄牙看齊,甚至更差。
但這樣美好的數據終歸隻是賬麵上的,加泰羅尼亞的主要收入來源是航運業和配套建立的工業體係,西班牙境內的基礎建設和北方各國需要的農產品才是加泰羅尼亞收入的堅實保障。
若該地區獨立成為一個國家,外貿中的“邊界效應”便會出現:在同一個政治實體內的貿易摩擦無論如何也比條件近似的外國對象低。
屆時,西班牙本土的產品可能拒絕走加泰羅尼亞出海,而更傾向於從南方的巴倫西亞或北方的桑坦德轉運進歐洲大陸。
從這個角度上看,巴倫西亞和桑坦德地區,是非常支持加泰獨立的,他們會從中收獲巨大的利益,搞不好就是第二個加泰呢。
這還是在假設西班牙zf不使用報複性政策的情況下,如果馬德裡憑借控製歐洲食品命脈的優勢脅迫歐盟國家封殺加泰羅尼亞,此地人民的生活會更加困難。
在貨幣方麵,一旦加泰羅尼亞選擇撇開西班牙,則必然要麵對歐元作為法定貨幣的暫時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