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江宇燕做媒(1 / 2)

醫海沉浮 妙手秀才 3449 字 4天前

還真彆說,翟向文說到做到,從這次以後,翟向文再也沒有安排陳浩去“送死人”回家了。也許,翟向文也擔心,這樣做,會引起他喜歡的陳浩的不滿,這是翟向文不願意看到的。

轉眼到了1986年,每一年的春節前,科室都會對接下來的一年的工作進行安排。其中,有兩個崗位,是很多人都不願意去的,或者說,就算被安排到了,也是心不甘,情不願而去的。這一點,翟向文也心中有數。

一個是門診的固定坐診。一般而言,因為主治醫師稀缺,他們都要在病房分管一組病人,每周隻安排兩個單元的門診,翟主任也一樣,每周也隻有兩個上午出診。剩下的時間,必須安排一名住院醫生坐守在門診。

這個年代,到神經內科門診看病的人並不多,很多老百姓心中,將神經內科與精神病科混為一談,認為到神經內科看病的人,都是瘋子或者精神錯亂的病人。

所以,醫院將神經內科門診的診室安排在走廊的最儘頭,而且隻有一間。這樣一來,出門診的住院醫生,就經常與馮德、蘇承慶和翟向文麵對麵坐著,很多年輕醫生覺得,看著一個個病人從他身邊走過,而不給他看病,是一種難以忍受的屈辱。

還有一個崗位,就是臨床見習的帶教。臨床見習的帶教,一般從三月份開始,所以,這兩個崗位,實際上是重疊的,一旦開始見習帶教,出門診的住院醫生,就必須去參加。如果恰好遇到門診空缺,馮德他們就補上。

當然,任何事情,都有其兩麵性,這兩個崗位,並非全是壞處,它們有一個很明顯的好處,就是不用值夜班。

儘管這樣,所有住院醫生,都很抗拒這兩個崗位。

不知道是迫於壓力,還是有意鍛煉陳浩。翟向文將這兩個崗位,交到畢業才一年多的陳浩手中。

一般而言,由於涉及坐診,這兩個崗位,大多由高年資的住院醫生負責,這已經成為一種慣例。

1986年,陳浩成為打破這個慣例的第一人。

周姐早已將這樣的安排告訴陳浩,陳浩反而不覺得這是一個問題。在醫學院的附屬醫院,這一關,一定要闖,隻是遲早的問題而已,陳浩願意早一點接受這個挑戰。

這樣的場景,對於早有準備的陳浩而言,並不覺得尷尬。他有計劃地將神經解剖到神經生理再到臨床神經病學的書,一本接著一本帶到門診,看完一本換一本。

如果翟向文或者馮德、蘇承慶他們願意,陳浩很樂意為他們寫門診病曆或者抄寫處方,在這個過程中,陳浩可以了解他們是如何診治病人的,包括病史的詢問,使用的藥物等等,陳浩都不會放過。

在彆人的眼裡,這是一種尷尬的局麵,可是,在陳浩眼裡,這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陳浩絕對不會放過。

陳浩的字寫得很清晰乾淨,做事又十分認真,翟向文、馮德和蘇承慶他們三個,都十分願意讓陳浩做這些抄抄寫寫的工作。

江州醫學院的神經內科的教學方法,完全照搬逸仙醫學院的模式,先是給學生上神經病學見習的理論課,重點是病史的詢問和體格檢查,然後才到病房分組進行臨床見習。

科室有一位專門的教學秘書,名字叫江宇燕,她同時兼管著科室的實驗室。所謂實驗室,隻有一台顯微鏡和一些玻片,非常簡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