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陳浩等待時機(2 / 2)

醫海沉浮 妙手秀才 3430 字 1個月前

陳浩的話,說到了翟向文的心坎上,翟向文一向嚴肅的臉上,蕩漾開滿意與欣慰的笑容。

“我以前經常說,一個人,除了有知識,還需要有格局。你們聽聽陳醫生剛才的話,這就叫有知識,有格局。”

“有知識,是陳醫生剛才的話,不僅從搶救病人的必要性考慮,還充分考慮了做這種手術的技術性和可行性,很好!”

“我說陳醫生有格局,因為我特彆喜歡陳醫生最後這句話,一個醫生,明知可為而不為,有違我們當醫生的初衷。”

“這句話說得非常好,對我也是一種警醒,也更加堅定了我對開展這項技術的信心和決心。”

“我現在決定,這項技術,由陳醫生負責實施,在這個過程中,如果陳醫生有什麼問題,可以隨時找我。”

“明天開始,陳醫生回病房工作,門診的工作由李嘉文負責。”

陳浩早就料到,讓他回來,肯定不僅僅是開個會這麼簡單。果然,翟向文已經做了充分的準備,他已經下定了決心,要將這個項目儘快落到實處。

從此,陳浩與趙丹萍每晚牽手壓馬路、卿卿我我的日子變得極為稀少了。

陳浩,又迅速投入到病房那緊張且繁重的工作中去,除此之外,他還肩負著翟主任交給他的重擔,他時刻思考著,如何才能迅速將項目落到實處。

神經外科的鄒副主任如約為神經內科的醫生們上了一節關於“經側腦室前角穿刺進行腦室外引流”的課。

鄒副主任講得很好,很生動,但是,這畢竟是理論,在理論與實踐之間,還有著需要陳浩克服的巨大的鴻溝。

是的,適應症如何掌握,時機如何把握,操作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什麼事項,有什麼可以導致失敗的原因......這些,沒有人教陳浩,陳浩的身邊也沒有可以被他請教的人,連鄒副主任也是紙上談兵,沒有半點臨床實踐經驗。

陳浩到圖書館,找來了大量的文獻和書籍,細細翻看,認真做好筆記,每天晚上睡前,在安定藥物發生作用之前,他都要將技術流程在腦海裡“走”一遍。

日複一日,這樣的技術流程,在陳浩的腦海裡,已經成為一種自然的條件反射。陳浩有足夠的自信,隻要拿起手術器械,他就能一氣嗬成,將手術做完。

此時的陳浩,等待的是一個時機,一個能保證一舉成功的時機。畢竟,這是新技術,翟主任和陳浩,都不想第一次就以失敗告終。

一個周四的下去,趙丹萍來到病房,陳浩看見,知道丹萍一定有事,趕緊迎了上去。是啊,自從他們確立關係以後,這是趙丹萍第一次來病房找陳浩。

“丹萍,有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