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部落聯合的最大弱點,侵略的時候他們可以共同進退,一旦反遭侵略,他們最先考慮的,便是各自部落的存亡。
失去了自己的部落,就算這場戰爭勝利了,對於他們來說也和失敗沒什麼兩樣。
但安君山負責的這條路線卻是一個例外。
這條路線上是突厥中最強的幾個部落,人口相對來說比較多,因此就算合兵一處,也能留下部分人馬保衛自己的部落。
但這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個原因。
最大的原因是安君山的大軍中有兩萬的步兵,大大拖累了行軍的速度,因此他們並不擔心安君山可以繞過他們的聯軍去攻擊後方空虛的部落。
而安君山的任務,也不是消滅這些部落。
那五路騎兵分開之後各自隻有數千,對付小部落還行,但若是碰上這些突厥最強的部落,不論勝負都會損失慘重。
因此安君山的三萬大軍明麵上是負責主攻,但實際上卻是牽製住這幾個較大的部落,談他們沒有餘力也而不敢分兵去支援其他路線上的小部落。
等到五路騎兵彙合的時候,才是他發動主攻的時候。
當斥候發現那幾個部落聯軍的時候,他果斷下令停止行軍,然後步兵中帶來的工事兵種原地挖壕,以最快的速度建立起了防守工事。
雖然簡易,但在有一萬騎兵側應的情況下,足以防守住突厥聯軍的突厥。
因此,當突厥最強幾個部落聯合之後的兩萬騎兵趕到的時候,遙遙地就看到了大離軍隊豎立起來的工事。
看到本應該是進攻一方的大離卻做出了防守的姿態,突厥軍中不知有多少將領咬碎了銀牙。
他們之所以全部選擇了騎兵,就是看出了大離軍隊的計劃,想要以最快的速度解決安君山率領的大軍,然後再去解決那五路騎兵。
兩萬對三萬,但一方都是騎兵,另一方有兩萬步兵,就算人數少一萬他們也有信心在平原將大離的軍隊打穿。
然而緊趕慢趕,他們卻還是遲了一步。
正常情況下,攻打真正的城池需要五到十倍的兵力才有可能成功,眼前的工事雖然比不上真正城池的堅固,但他們的人數卻占據了劣勢。
騎兵本就不擅長攻城,在人數占劣的情況下即使勉強攻破了眼前的工事,會耗費多少時間不說,萬一損失慘重,他們根本沒有餘力再去支援那些小部落。
當大離那五路騎兵彙合之後,他們甚至可能會被反包。
那可是兩萬騎兵,就算戰鬥力比不上同等的突厥兵,也不是輕易能夠對付的。
而現在,這些突厥軍隊的將領還不知道,雁雀關的騎兵所用的是帝辛從其他世界帶來的超過這個世界的訓練之法。
雖然還未經過實戰,但大離騎兵的戰鬥力已經不必他們這些在馬背上長大的遊牧民族弱了。
否則的話,他們更會絕望。:,,.,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