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沒有不識趣的在殿下麵前提出這個選擇。
但是他們沒想到的是,殿下居然親自說了出來。
除了侯成傑,雖然他也做出了和其他人一樣的反應,但帝辛卻能從他果然如此的眼神中,明白他已經看出了自己會做出的選擇。
麵對眾人的不解,帝辛站起身來,平和中卻帶著一股不容置喙的霸道說道:“眾位大人,莫要將視線局限於一地。”
他用手在身後的地圖上畫了一個大圈,說道:“我們此番遠征,目標並非隻是一處或者兩處蠻夷,而是沿著大離的疆域,將周邊蠻夷一掃而空,還我大離疆域永久的安寧。”
“如此大的計劃,自非依靠北疆一家之力便可以做到,求援本就是不得不做的事情。”
“若是此次遠征成功,那麼即使分潤部分功勞出去,對於我等來說功勞仍然要比隻平定一個高句麗要大數倍乃至數十倍。”
眾人恍然。
沒錯,他們隻考慮了功勞分潤出去會極少北疆的功勞,卻忘記了隻靠北疆這三萬將士是很難完成全部計劃的。
若是計劃夭折,那麼再說其他的也不過是空談而已。
而裕王殿下沒有說,但他們也從中得出了另外一點。
吃人嘴短,拿人手短,裕王殿下分潤出去的功勞不管大小,名義上都是開疆拓土之功,足以富澤三代,如此也可緩和與各處邊關將士的關係。
這可以說是失之桑榆收之東槐,也不能算是虧。
得失得失,麵對大局,得不一定是好的,失也不一起是壞的,一切全看如何權衡利弊。
侯成傑最先拱手說道:“殿下英明,卑職不及也。”
眾官員一頓,反應過來後也紛紛拱手說道:“殿下英明。”
隨之,侯成傑又問出了一個問題:“隻是殿下,如今各處蠻夷都陳兵邊境,即便是邊關將士答應了借兵,萬一受到蠻夷之人的伏擊又該如何是好?”
守衛疆土才是邊關將士的第一要責,因此就算答應了帝辛借兵,其數量也不會太多。
借來的兵力,用來依托城池和地形守城尚可,但若是在路上受到襲擊,那麼結果恐怕是凶多吉少。
而蠻夷之人也必然會想辦法進行伏擊。
侯成傑雖然是文臣,但久居邊關也算是經曆過不少戰爭,麵對東邊邊關的借兵,蠻夷會如何應對這般淺顯的反應還是能看得出來的。
不過受限於文臣的局限,他能看出來問題,這次真的卻不知道該如何解決。
對此,帝辛隻是笑著說道:“侯大人莫要擔憂,若是東部邊關答應借兵,本王自會率兵前去迎接。”
侯成傑:……
廳內其他官員:……
借兵之事,名義上必然是用來保護裕王殿下的安全,但現在,原本應當保護殿下的兵力,卻需要殿下先去保護他們。
半晌之後。
“殿下英明。”:,,.,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