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臉上沒什麼表情,語氣依然很平淡,似乎說得隻是吃完飯後出去散散步消食一樣。
這名將士並沒有提出什麼異議,反而帶著一點興奮說道:“是。”
憋了這麼多天了,終於可以活動一下手腳了。
等到身穿甲胄的將士帶著自己的命令離去,帝辛的視線也一直沒有再離開遠處曆城的城牆。
在他率軍攻打到汗城之下的時候,原高句麗的皇室中人開城投降,並由廢帝簽訂了投降書,名義上高句麗已經屬於大離的疆域。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境內其他地方的守軍也會一並投降。
從汗城出來之後繼續往南,一直到曆城共有三座城池,還有兩處山穀都有原高句麗的軍隊布下了防線。
在帝辛率兵到達的時候,隻有一座城池的守軍在出示了蓋著原高句麗皇帝玉璽的投降書後,選擇了開城投降。
還有一座城池以及兩座山穀,則是在樸公親自出麵之後,那些守軍方才放下了抵抗。
帝辛也沒有在那些地方多加停留,隻是留下幾位文官和部分來自建德城的將士作為守軍,便在稍加休整之下再次率軍離開了。
而曆城是第三座城池,也是最後一座城池。
作為抵禦外敵的邊境守軍,這裡的軍隊信念要比其他地方的守軍更強一些,因此即使樸公帶著廢帝的投降書親自勸說,但是他們依然沒有選擇投降。
帝辛對此並不意外。
即便是大離,平時都有各地官員都會對來自朝廷的命令陽奉陰違的情況,更不說是這種帶著一絲屈辱意味的投降文書了。
而且也並不是任何人都會畏懼死亡。
事實上曆城內的守軍沒有對樸公惡語相向已經是對於原高句麗皇室中人最後的尊敬了。
當然了,至於是因為樸公的皇室身份還是他先天大宗師的境界也沒人能說得清楚。
同樣,帝辛也並未對樸公產生什麼不滿。
他下令準備進攻不是要催促樸公,他請樸公出馬,本就是為了減少大軍攻城的時間,但是現在再勸說下去,浪費時間的過多,對比起來就不劃算了。
樸公在得知裕王的命令後,雖然理解,但仍然感覺到了一絲緊迫。
他勸說這些人投降,本就不是為了什麼名利,而是想要儘原皇室紅中人最後的一份義務,讓更多屬於原高句麗的子民存活下來。
但是很顯然,城內守軍和樸公的想法並不一樣。
這是立場和信念的區彆,談不上誰對誰錯。
一刻鐘的時間,依舊勸說無果之後,樸公雖然心有不甘,但也隻能在留下一句“好自為之”後,放棄了繼續做無用之功。
不過,雖然勸說不成功,但他也不可能抱著大離軍隊攻打自己的子民。
而在樸公退去之後,大軍開始向著曆城壓近。
討伐高句麗最後的戰鬥,一觸即發。:,,.,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