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本最近向底下跑的勤,其實也是因為指標的原因。 董良一下子擴軍這麼多,原本要供應給民兵的槍支現在都緊急調運到福建前線,現在東番島的民兵隻能繼續抄著長矛訓練。 一切自然是以前線為先。 製造局也是加足馬力生產,林本已經跟董良保證將燧發槍的產能提升到月產量兩萬把。 說實話,華族兵工廠的產能一直都在以幾何倍數增加,剛開始的時候,他們隻能每月生產幾百把最初級的燧發槍,後來有了幾部蒸汽機之後變成了幾千把,然後隨著機器越來越多,又變成了上萬把。 董良也放棄了全軍更換線膛槍的計劃,先將手頭的幾個支隊全部換上火槍再說。 現在他手下的幾個支隊還有民兵在用從清軍那裡繳獲的冷兵器。 戰爭就是這樣,計劃永遠沒有變化快,一到了戰場之上,各種變數就會接踵而來。 林本知道,這麼多的指標壓下去,各個製造分局壓力變大,自然會出現問題。 雖然同意給他們撥款、加人,但是熟練的工匠可沒有那麼多,各個製造局也隻能以老帶新,問題是熟練的工匠都在總局,林本也不想過多地放出去。 隻要壓力大了,困難就多了,各種問題也就接踵而至。 林本是個心思重的人,他不想工部出問題,給人說閒話。 他隻能用自己的方式來儘量減少錯誤的出現。 …… 安平城的元首府中。 董良不在,但是他的書房卻亮著燈。 楊瑛瑛的手中拿著一張4開的大紙。紙是華族自己生產的白紙,經過漂白處理,比現在大多數的紙張都要白。 華族的白紙現在扶桑和南洋都有一定的市場。 造紙業是華族的一項重要的出口產業,扶桑現在是華族最大的紙張出口地。 紙張上麵是一篇篇文章,上頭有幾個遒勁有力的大字《華族日報》。這份報紙是由原來的一份周報發展而來,從華族占領了東番島之後才開始正式刊行。 由此,也讓各個地方誕生出了一個新的職業,叫做讀報人。 一些讀書人會在早上的時候到早餐店或者是茶館中做兼職讀報人,最少也能夠賺一頓飯錢。 這一期頭版的標題是《特戰隊奇襲分水關,護衛軍關門打清狗》。 楊瑛瑛讀著讀著,不禁皺了皺眉頭,這篇報道太過公式化,沒有將奇襲的過程描述出來。 讀報的人不僅僅是讀消息,如果報道更有故事性,無疑更容易吸引讀者。她提筆在報道上做了標注,將要修改的要求寫清楚。作為學部的副總長,楊瑛瑛分管華族內部的宣傳工作,同時她還是複興會的宣傳理事。 最近的日報,頭版肯定是前線的戰事,當然都是護衛軍大勝的消息。 這樣的宣傳不僅僅能夠起到穩定民心的作用,還能夠鼓舞大家去支持戰爭。 她在第二版的角落看到一篇占地不大的報道,報道的內容是鳳山縣的一個梁姓富商向官府捐獻了一百擔糧食支持前線的作戰。 梁家原本是泉州人士,被滿清官府強製遷移到東番島,已經有三代人,驚聞護衛軍收複泉州,心中激動不已,奈何自己老邁,隻能捐出家中存糧,略儘綿薄之力,希望大軍早日定鼎中原。 同時這個梁家家主還將自己的長孫送到軍中,積極響應華族征兵的號召。 這樣的正麵典型給的版麵太小了,甚至從文章的內容可以看出主編進行了縮減。 “移到頭版末尾。”楊瑛瑛標注道。 她時常聽董良講述一些宣傳的要點。宣傳是官府手中的工具,用的好了,勝過千軍萬馬。 宣傳工作要突出目的性、時效性。這個時候華族的重心是對南方幾省的戰爭,而華族能夠將這場戰爭進行到什麼程度,就看華族後方的支持能夠做到什麼程度。 那麼當前宣傳工作的目標就應該服務於戰爭。報道大勝的消息,讓百姓有信心,報道一些正麵的事情,讓大家可以有樣學樣地去做。 雖然分了土地,但是此時華族的普通百姓手中其實並沒有多少餘錢、餘糧,他們能夠做的就是更加努力地勞動。 隻有那些沒有惡跡,家中多餘的土地被華族贖買了的士紳手中有錢、有糧,這些人現在大部分都轉變成商人了,他們在華族的號召下投資工廠或者是商貿,一些人嘗到了甜頭,從一開始對華族的憎恨轉變為感激。 這樣的人不在少數,楊瑛瑛心想這些人有錢人之間都會存在一定的攀比心理,那麼自己這次乾脆將那個姓梁的財主捧得高高的,讓其他人看著,他們會怎麼想? 報紙上的報道隻是一部分,下一步可以讓地方公署去給他家發個牌匾,甚至以元首府的名義發個嘉獎令。 她剛剛參加了部長會議,聽到了周藤虎通報的內容,現在前線的大軍進攻很猛,但是各種物資消耗得厲害。 現在華族的糧食要不是有浙江的海商和廣州的蘇家支持,恐怕早就已經挺不住了。 前方的仗一打,生產肯定要受到破壞,可以預測,未來一年時間,福建都需要大量的糧食支持。 偏偏在這個時候,陳得利還計劃與太平軍通商。太平軍點名要求了,交易的商品中必須要有一定比例的糧食。 楊秀清是個非常聰明的人,他知道打仗最需要的是糧食。當陳得利將玻璃、香皂這些奢侈品給他看了之後,楊秀清絲毫不感興趣,他就是一個要求,要想交易可以,但是必須要涵蓋武器和糧食。 當然了,太平軍給出的糧食購買價格比護衛軍從浙江海商以及蘇家那裡收購的價格要高得多了,即使是倒賣,華族這邊還是大有可賺。 不過現在,最緊缺的是糧食的來源問題,也就是渠道。 楊瑛瑛心想,要是能夠通過宣傳將這些富人的攀比心給調動起來,那麼多少也能夠緩解華族當前的困境。 楊瑛瑛將審閱好的報紙送給侍從室,由他們送給報社的人。 報社的負責人叫陳華賢,之前是印刷廠的負責人,寫的一手印刷體小楷,印刷廠的模板基本上都是他寫的。 不過陳華賢還是無法完全領會到宣傳的真諦。 回到書房,楊瑛瑛看到一個身著黃裙,亭亭玉立的女孩站在房間裡,正在四處亂晃。 “嬌嬌,你怎麼來了?” 一年時間,董嬌嬌長高了很多,十二三歲,正是女孩子發育的時間,從後麵看去就像是一個大姑娘。 隻是正麵一看就知道是小孩子。 嬌嬌的個子很高,現在已經有一米六,趕上了楊瑛瑛,不過她還會繼續長高。小姑娘的長相也很出挑,小巧的瓜子臉,眉毛修長,杏仁眼,隻是性格不成熟,還有幾分刁蠻。 “娘親讓我來看看嫂子,二哥不在,你一個人肯定很辛苦。”嬌嬌裝作很懂事的樣子說道。 “代我謝謝娘親的關心。”楊瑛瑛道。 董良的母親對自己這個寡居的婦人還這麼關心,讓楊瑛瑛非常感動。 她突然又想起婆婆上次對自己說的話,不禁又臉頰微紅。 “哎,這次少年班的人都跟著回大陸了,二哥竟然將我一個人撇下了。”嬌嬌有些不悅地說道。 其實她能夠想到,二哥是擔心自己出危險才不帶自己回去。 但是她就是那種喜歡熱鬨、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 “嬌嬌,你二哥準備在戰後送他們出國去遊學,你有沒有興趣?”楊瑛瑛將這個嬌嬌遲早要知道的消息提前告訴她。 “咦?真的嗎?嫂子,這次你一定要幫我盯好了,絕對不能讓二哥放我的鴿子。”嬌嬌一聽果然來了興趣。 “那你一定要將洋文給學好了,到時候出去了還能跟人家交流,你是元首的妹妹,到了外麵人家會將你當做公主,以後呀,要注意自己的形象。” 殊不知,楊瑛瑛本來就想是用這個消息轉移她的注意力的。 嬌嬌是董良的妹妹,不可能平庸地生活,楊瑛瑛希望嬌嬌也能夠儘快成長起來,成為董良的助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