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綰勾著唇角笑了起來:“不忙的,有人會主動送上門來。”
當天晚上,薑綰就把東廖幾人叫了過去,在他耳邊低語了幾句。
東廖三人點了點頭,趁著夜色出去了。
第2天再回來時,他們的院子裡已經堆了一堆亂七八糟的東西,都是和之前薑綰搬到車上的那些東西差不多。
不同的是,這些看上去更加破舊一些,好像是從垃圾場和哪個臭水溝裡撿出來的一般。
這些都弄好後,薑綰招呼人上車,準備離開這。
臨走的時候,賈海霞朝著那邊看了看,發現東廖已經把那些東西都堆在了雞窩棚裡。
按照祝媽媽說的樣子恢複成原本的模樣。
就在她也要跟著離開時,忽然眼角餘光掃到了一個什麼,她停住腳步回頭看過去。
那是原本使用的雞窩,雞早已經不在了,但是窩棚和喂雞用的食槽都還在。
她疑惑地走過去,特彆蹲在那食槽麵前仔細地看了看。
片刻後她對薑綰說道:“我大概知道那個富商看中了什麼?”
薑綰扭回頭不解地問:“是什麼。”
賈海霞指了指那個給雞喂食的食槽說道:“應該是這個。”
她走過去把那個槽子拿起來看了看,又從旁邊拿出一小塊石頭將食槽外麵厚厚的那一層黏黏糊糊,灰了吧唧的東西摳下去一塊。
露出了裡麵的東西,這是陶瓷的。
並不是像薑綰所想的石頭所做。
當這東西露出一小塊的時候,薑綰也來了興致。
她特彆湊過來仔細地查看,驚訝地道:“這應該是清朝的吧。”
賈海霞搖了搖頭說道:“不!應該是明朝的。”
薑綰疑惑地道:“明朝的?這麼大一個槽子還是陶瓷的,是用來做什麼的呀?”
賈海霞默了默說道:“我也不大清楚,或許隻有熟悉曆史的人才能知道。”
“不過那個時候的人是很喜歡吃齋念佛的,沒準這玩意兒是用來給香客燒香的,又或者是彆的什麼也說不定。”
“反正我不清楚,我隻知道它是明朝的,而且保存比較完好。”
薑綰笑了:“看來這富商還是個聰明人,居然知道這東西很值錢,我想不通這玩意兒灰不拉嘰的,放在那,他怎麼就能看出來了。"
賈海霞指著一個地方,那個地方因為一些什麼原因把外麵包裹的那一層漿子漏掉了一小塊。
露出了星星點點,裡麵的瓷釉。
賈海霞說道:“這人絕對是個行家,能看到這一步不容易。”
薑綰也點了點頭,隨後說道:“那就更好了,我還正想著,那些破爛貨堆在那裡,富商會不上當,可有了這個東西就簡單容易了。”
賈海霞也忍不住的勾起唇角笑了。
隨後她們就將槽子放回了原來的位置,但薑綰卻拿出尺來,把整個槽子的尺寸量了一番,弄好之後將數據給了東廖。
並且在他耳邊低語了幾句,東廖點了點頭。
轉頭便走了。